字词 | 方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式,历任武英殿修书总裁、内阁学士等职,官至礼部侍郎。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其学术思想宗程、朱。论文继承唐宋派古文传统,推崇韩、欧,而以《左传》、《史记》为准则,提倡义法,务求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多为序跋书信和一些有关人伦风化的议论文。记事小品文成就较高。《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是其代表作, 文笔简洁,善于描绘。其门人辑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 赵执信 沈德潜 ☛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清涟渔夫。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代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康熙四十三年进士,因案牵累几论斩,以素有文名,入直南书房,后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免除奴籍,升内阁学士。乾隆时任礼部侍郎,后乞病归。著有《方望溪先生集》十八卷、集外文一卷。 方苞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曾因戴名世案被累入狱,乾隆时官至礼部侍郎、三馆总裁。其文宗《左传》、《史记》,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者。有《方望溪先生文集》。 方苞 方苞芦苇破土出芽。《大雅·行苇》一章:“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笺》:“体,成形也。”马瑞辰《通释》:“体,谓成茎也。”《尔雅·释木》:“如竹箭曰苞。”郭璞注:“条竹性丛生。”马瑞辰《通释》:“苇之初生,似竹笋之含苞,故曰方苞。”泥泥,柔嫩貌。毛《传》:“叶初生泥泥然。” ☚ 方至 方国 ☛ 方苞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清史稿》有传。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会试中式,以母病未仕。康熙五十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累入狱,几论斩。遇赦隶汉军旗籍。康熙帝知其文学优长,命入直南书房。雍正(1723—1735)初,始免去旗籍归汉籍。累官礼部侍郎,为文颖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雍正四年(1726),落取,修三礼,晚年辞归乡里。思想上尊奉程朱理学,为文多阐发封建伦理观念。散文创作尊奉唐宋古文,提倡“义法”,主张“言有物”、“言有序”,文章要“清真雅正”,严谨“雅法”。为清散文流派“桐城派”创始人。其《望溪文集》之《外集》有《七夕赋》、《七思》等,前者构思精巧,形象明绚;后者因情骋词,哀婉感人。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 方回 方东树 ☛ 方苞1668—1749中国清代学者。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清康熙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治学宗宋儒程朱,尤精于《春秋》、《三礼》。提倡封建伦理名教,注重训诂,为桐城派创始人。著作有《望溪全集》。 方苞 146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幼承家学,古文时文俱负盛名。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因母病未仕。后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因人保荐遇赦,被康熙帝召入南书房,充武英殿修书总裁。历任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晚年告归。论文标举“义法”,推尊“史汉”,倡导朴实雅洁的文风,创桐城文派,有《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名篇。然文境过窄,戒律太多,创作成就有限。著《望溪先生文集》等,今人有点校本《方苞集》。 ☚ 纳兰性德 郑燮 ☛ 方苞 方苞1668—1749Fang Bao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22岁考取秀才,次年到京师进入国子监,声气广通,名誉鹊起。康熙五十年(1711),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被捕下狱,经李光地援救出狱,后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曾任武英殿修书总裁,历官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75岁告老还乡。 ☚ 赵执信 沈德潜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自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古文家,“桐城派”的开创人。22岁中秀才,文章已名噪一时。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康熙五十年因为同了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受文字狱牵连入狱。出狱后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籍。乾隆元年(1722)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免去旗籍,仍归汉籍。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75岁告老还乡。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继承明代归有光唐宋派的古文传统,提出“义法”,即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对古文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提出的标准。他反对六朝骈文的藻丽俳偶,主张语言简洁,言之有物。方苞自己的散文写得简练雅洁,没有芜杂的毛病,开创了清代古文的新面貌,但是感情不够丰富,形象性不强,气魄不够宏大,略嫌枯寂。其散文代表作有《左忠毅公逸事》、《游潭柘寺》、《狱中杂记》等。著有《望溪先生文集》、《集外文》、《集外文补遗》等。今有近人刘季高校点的《方苞集》出版。 ☚ 毛奇龄 孔尚任 ☛ 方苞1668—1749清散文家。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经大学士李光地竭力营救得赦。官至礼部侍郎。为“桐城派”创始人。论文主“义法”说,要求“言有物”、“言有序”。其文严谨雅洁,不重雕饰,多为书序碑传,间有伤时感世之作。所编《古文约选》,影响较大。有《方望溪先生全集》等。 方苞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字凤九、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得进士。雍正时曾作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到南书房担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1742年告老回乡。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他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即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之意。方苞自己写的散文即以他所提倡的“义法”和“清真雅正”为宗旨。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方苞有些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的残酷与黑暗,较有现实意义。 ☚ 王士祯 郑燮 ☛ 望溪先生文集/望溪文集再续补遗/方苞集/望溪集/望溪文集补遗/方望溪文钞/望溪文钞 ☚ 饴山文录 望溪先生文集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方苞以道学家和醇儒自命,且有很多经学著作,但他的真正成就在于散文理论与创作。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他论文以《左》、《史》为准则,推崇韩、柳。他集文论中正统之大成,在《古文约选序》中,明确提出“义求有物,法求有序,法从义生,法又随意变”的“义法”说。方苞的“义法”说,显然比过去单纯摹拟秦汉字句的复古派和专讲间架结构的唐宋派为高。后来,方苞又提出“雅洁”说作为“义法”的标准,认为只有情真雅洁,谨严朴素,“澄清之极”“自然而发其精光”的文章才算好文章。据此主张,桐城派作家把创造澄清雅洁的散文当作风格上的共同追求。但依照这样严格的清规戒律,实际上很难写出纵横驰骋、气魄宏伟的文章。在方苞的抒情、叙事散文里,没有什么瑰奇玮丽的鸿篇巨制,而是谨严质朴、清莹澄澈的短篇。袁枚讥为“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这正说明了方苞在实践自己的散文美学追求上表现的弱点。 ☚ 叶燮 郑燮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以母病未仕。五十年(1711)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雍正初,始免去旗籍归汉籍。乾隆时官至礼部侍郎,充文颖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晚年辞官归里。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他青年时期专治古文,后在著名学者万斯同等影响下,从事经学研究,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他在思想上尊奉程朱理学。散文创作尊奉唐宋散文,倡导“义法”说,主张“言有物”、“言有序”,文章要“清真雅正”和“雅洁”,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文章风格以自己的主张为旨归,严谨雅洁,不重雕饰,然敦厚有余,锐气不足,被袁枚讥之“才力薄”。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所编《古文约选》,在当时很有影响。 ☚ 俞长城 唐绍祖 ☛ 贫中厉学/终身未作诗 ☚ 名动京师 贫中厉学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派创始人。32岁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第四,因母病,未参加殿试。五十年,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两年,后经李光地营救免死,编入汉军旗籍管制,以白衣平民入南书房,后移养蒙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赦还原籍。九年,授左中允,次年迁侍讲学士,十一年,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乾隆元年(1736)充《三礼义疏》副总裁,七年,因病辞归,赐翰林院侍讲衔。治经以宋儒为宗,尤致力于《春秋》、 《三礼》。论文提倡“义法”,认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以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后桐城派的文论,以此为纲领加以补充发展。著有《周官集注》、《周官辩》、《周官析疑》、《考工记析疑》、《仪礼析疑》、《丧礼或问》、《礼记析疑》、《左传义法举要》、《春秋通论》、《春秋直解》、《春秋比事目录》、《离骚正义》、《方苞文集》等。 ☚ 方贞观 方城 ☛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江南乡试第一。四十五年(1706)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而归。五年后,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下狱,先被判死刑,后由李光地等人的多方营救,得以赦免,隶入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六十一年(1722),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赦还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历任《一统志》总裁、《皇清文颖》副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乾隆二年(1737),擢礼部右侍郎,七年辞官归。方苞年轻时,即以“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自期。中年以后,为文力倡义法,文字质朴,气韵浑厚,主张言必有物有序,为清代古文家巨擘,桐城文派的开创者。著有《望溪先生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集外文补遗》二卷,以及续补遗、再续补遗、三续补遗、四续补遗若干卷等。 ☚ 汤鹏 汪士慎 ☛ 方苞1668~1749Fang Baoscholar and prose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Wangxi.Works: A Collection of Sir Wangxi,etc. 方苞1668—1749清著名散文家。字凤九,号灵皋,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入直南书房,官至礼部右侍郎,为文颍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论文推崇韩柳,力求雅洁,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篇,颇著名。有《望溪全集》。 方苞1668—1749清朝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自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参加进士科试以母病未应殿试而归。五十年(1711),因戴名世《南山集》案株连入狱。释放后由李光地荐召直南书房。雍正间,三迁至内阁学士,充《一统志》总裁。乾降初,充《三礼义疏》副总裁。治学宗程朱,撰文师法韩柳,主张宣扬儒家伦理纲常,为“桐城派”重要成员。著有《望溪全集》、《狱中杂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