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著国语文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著国语文法》语法学著作。黎锦熙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1933年订正本出版。1954年重订本出版。1980年收入《汉语语法丛书》。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白话文语法著作。其语法体系,主要是依据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建立起来的;语法分析以意义为标准。在词的分类、语句的分析上,大多采用《马氏文通》的说法。全书共分20章,系统地论述了词法和句法的有关问题。其中将词分为五大类:实体词(名词、代名词),述说词(动词),区别词(形容词、副词),关系词(介词、连词),情态词(助词、叹词)。句子成分分为三种:主要成分(主语、述语),连带成分(宾语、补足语),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具有对当关系,即“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全书结构,以句子为中心,确认句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提倡“句本位”理论。为说明句子的结构,采用了A·里德等的图解法,十分注重对白话语法的分析描写,书中引用的例句完全采用元、明、清以北方话写的小说、戏曲和普通话。 新著国语文法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1920年作者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国语文法”课,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白话文和口语语法规则后写成此书。成为中国最早的体系完整的 “白话”语法著作。开篇为引论,讲“句本位的表示法和图解法”,概述了 “句本位”语法的优点,认为摹仿西文的词类本位的文法组织必须打破。全书分20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词类的区分和定义。第三章单句的成分和图解法。第四章实体词的七位。第五章主要成分的省略。第六至十一章分别论述五大词类的“细目”。第十二至十三章单句的复成分和附加成分的后附。第十四章至十六章论各类复句。第十七章至二十章论语气、助词,叹词,篇章修辞和标点符号。本书以白话为语法分析描写的对象,引用例句完全出自元、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戏曲以及作者当时的普通话。认为“国语都有大家常用而公认的习惯和规律。把这些习惯和规律,从我们说话的实际上归纳出来,整理、排列,加以说明,这就叫做 ‘国语文法’,简称 ‘语法’”。根据语词在言语的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观念把汉语的词分为五类九种: ☚ 国语文法概论 国语法典 ☛ 新著国语文法 244 新著国语文法见24184黎锦熙。 ☚ 修辞学发凡 中国话的文法 ☛ 新著国语文法书名。黎锦熙著。初版于1924年,先后印行24版。全书20章,以国语(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重视句法分析,首创“句本位”学说,采用图解法析句,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细致地描写白话文语法的、具有自己独特体系的语法著作。虽有套用英语语法的痕迹,但仍注意到汉语特点,为现代汉语语法的先驱。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 (1890—1978)撰。锦熙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1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曾任长沙报馆总编辑,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西北联大、西北师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及重要职务。从事语文教学和科学研究近七十年,贡献卓著,主要著作有《新著国语文法》、《比较文法》、《国语运动史纲》、《国语新文字论》等。是书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白话语法著作。其体系,一方面是借鉴了J·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另一方面是继承并修改了《马氏文通》的说法建立起来的。以近代、现代汉语为资料,重视句法的分析,自称“句本位文法”。认为词类当以句法做分类根据,随其在句中的位置或职务而变更,无严格分类。主张“依句辨品”、“离句无品”。除辨析词类和句子成分外,并考究“实体词的七位”。析句多用图解法。是书1924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到1955年止,共印刷二十四版。1983年又辑入《汉语语法丛书》新版印行。 新著国语文法 新著国语文法书名。黎锦熙撰。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至1955年已印刷24版。作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白话语法专著,对中国语法学界影响甚大。该书的语法体系,一方面是借鉴了J.C.纳斯菲尔德的《英语语法》,另方面是继承并修改了 《马氏文通》 的说法建立起来的。其语法分析的标准是意义,用意义来划分实词,凭施事受事来确定主语和宾语。认为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对当关系,所以词性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而确定,即所谓 “依句辨品”。为了说明句子的结构,书中采用了A·里德等人的图解法,以显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全书结构,以句子为中心,确认句子是语法分析的基础,首创并提倡 “句本位”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的先驱和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汉语的典型之作。 ☚ 说文部目便读 新著国语教学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