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時代之標準銅丈。今存臺灣省。1927年於甘肅定西稱鉤驛出土。今實測長二二九·二厘米,寬四·七厘米,厚二·四厘米。丈面無刻度,有銘文八十一字:“黄帝初祖,德币於虞。虞帝始祖,德币於新。歲在大梁,龍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據土德受,正號即真。改正建丑,長壽隆崇。同律度量衡,稽當前人。龍在己巳,歲次實沈。初班天下,萬國永遵。子子孫孫,亨傳億年。”《漢書·律曆志上》載銅丈之形制云:“其法用銅,高一寸,廣二寸,長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此丈與所載略同。據對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始建國銅方斗與咸陽市博物館所藏始建國銅籥之實測結果,知王莽時尺長約二三·○三厘米,則此丈實長當約二三○·三厘米,今短一·一厘米,當是折損、變形及拓紙伸縮等原因所致。參閱《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圖版說明》。參見本類“始建國銅方斗”、“始建國銅籥”。

新莽銅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