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主义
一种割裂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事物与认识的变动性、相对性,否认任何确定性和质的稳定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最初是对古代辩证法的歪曲,如古希腊克拉底鲁提出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中国战国时期老庄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相对主义曾在反宗教迷信和反形而上学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论,就是陷入主观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36页)。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相对主义也被广泛利用于与唯物主义抗争。相对主义是诡辩论、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