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罗Silla国名。在今朝鲜半岛东南部。初称徐罗伐、徐那伐、徐伐;后称斯罗、斯卢、新卢或鸡林。公元3~4世纪时兴起。都城庆州。4世纪后征服周围部落,与百济、高句丽形成鼎足之势。6世纪领土扩大到半岛中部汉城一带,北达今咸镜北道。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670~676年先后合并百济旧地及大同江以南的高句丽旧地,统一朝鲜半岛。10世纪初陷于分裂。935年为王氏高丽(王建)所灭。 新罗 新罗Xinluo古朝鲜族的一支韩人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建立的古国,又名斯罗、斯卢和新卢。约公元前2世纪,在半岛南部韩人居住的地方形成“三韩”部落联盟,即汉江下游的马韩、洛东江下游的弁韩和庆州一带的辰韩,后来马韩强大,统一三韩、我国史书称“辰国”。公元前后“辰国”瓦解,在其领土上分别形成新罗和百济。传说公元前57年,开国君主朴赫居士,统 一六部, 称 “居西干” (意思是王或贵人)。据学者研究,新罗实际形成国家稍晚,约在2-3世纪。新罗实行贵族民主制, 王位由朴、昔、金三姓贵族交互继承, 王和高级贵族组成的“和白”会议决定国家大事。起初, 高句丽联合新罗反对百济, 新罗偏安东南, 得到发展。6世纪的智征王、法兴王和真兴王统治时期,确立中央集权,夺取富庶的汉江流域, 日益强大。7世纪中叶, 高句丽转而联合百济对付新罗, 新罗则向唐朝求援, 双方组织联军先后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唐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百济旧地。670年高句丽爆发反唐起义,得到新罗积极支持。几经激战,新罗攻占部分百济、高句丽旧地。676年安东都护府被迫北迁辽东,新罗实际统 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735年, 唐正式承认大同江以南属于新罗。新罗统一结束了半岛的分裂局面, 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高句丽 百济 ☛ 新罗朝鲜半岛古国。相传公元前57年朴赫居世于此建国,首都庆州(今庆南北道庆州郡)。4世纪中叶为半岛东南部强国,与百济、高句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7世纪灭百济和高句丽,为新罗最盛时期。公元935年为王氏高丽(王建)所灭。 新罗又作“新卢”。古代朝鲜民族。为朝鲜三国时代三部之一。活动于朝鲜半岛南部。为原辰韩或弁韩发展而来。曾与百济、高句丽互相攻击。因受高句丽、百济进攻,请唐军救援。显庆五年(660)唐军出兵朝鲜半岛,先后灭百济、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不久,新罗起兵收复高句丽和百济故地,据大同江以南。后为高丽所灭。 新罗朝鲜古国。本辰韩十二国之斯卢国。相传公元前57年朴赫居世建国,至四世纪中叶,成为朝鲜半岛东南部强国。首都在金城(今韩国庆州)。七世纪中叶灭百济、高句骊,辖境扩大北至大同江,为新罗最强盛时代。公元935年为王氏高丽(王建)所取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