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physi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

新生儿初生2~3日后皮肤呈轻重不等的黄染,而其他情况良好,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因与肝脏酶系统不完善有关。此种黄疸多在生后5~6日后消退,不需特殊治疗。此种黄疸应与病理性者相鉴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3日内出现皮肤、巩膜发黄,10—14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的一种生理现象。能自愈,不需特殊处理。未成熟儿黄疸较深,持续时间较长,须细心护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多数新生儿在出生36小时后可出现黄疸,第3~5天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小于12mg/dl(早产儿小于15mg/dl),到第5~8天黄疸基本消退,婴儿一般状况良好,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但未成熟儿生理性黄疸常较严重,且持续较久。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下列多个环节有关:
❶肝细胞胆红素负荷增加,因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非红细胞血红素来源较多(即早期标记胆红素峰较高)及肠肝循环对胆红素再吸收增加;
❷肝脏血循环改变,即当脐带结扎后,肝脏供血、供氧不足,静脉导管未闭,门静脉血流可通过静脉导管绕道不再经过肝脏血窦,因而影响胆红素的廓清;
❸肝细胞从血浆中摄取胆红素不足,乃因Y蛋白不足;
❹肝细胞酶系统尚未成熟;
❺结合胆红素排泄有限;
❻肠肝循环异常,因刚出生时,肠道内菌群尚未建立,葡萄糖醛酸苷酶活力较高;
❼喂养延迟,未能促使胎粪及时排出,胆红素再吸收增加。
基于以上原因,下列因素均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及延长
❶增加红细胞破坏的因素如高浓度氧吸入,孕母临产前或产时及新生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K或新生霉素,新生儿头颅巨大血肿或颅内出血;
❷抑制肝酶及阻碍胆红素代谢过程的因素如早产、甲状腺功能减退、酸中毒(病理分娩、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严重肺炎、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缺氧),低血糖(喂养不足或呕吐、寒冷刺激);
❸增加肠肝循环的因素如胎粪排出延迟;
❹阻碍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的因素如正铁血红素等有机阴离子。
血清胆红素达2mg/dl时即出现临床黄疸,此时肉眼观察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用玻片轻压鼻尖部有利轻度黄疸的觉察。无论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当不结合胆红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并在其他不利因素参与下均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应予注意。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参见下表。

新 生 儿 黄 疸 鉴 别 表

 黄疸出现时间血清胆红素其 他
生理性黄疸第2~3天不结合胆红素↑一般情况良好





Rh因子不合生后1~2天内同 上Rh抗体(+),可有家族史,第一胎很少发生
ABO血型不合生后3天内出现,1
天内出现者较少
同 上抗A或抗B抗体(+),可在第一胎发病
G-6-PD缺乏1~7天出现,
以3~4天较多见
同 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变性珠蛋白小体(+),可有家族
史。感染,药物(维生素K3等)会诱发溶血
新生儿肝炎1~3周结合与不结合胆红素均
↑,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初有厌食、体重不增等表现,大便色浅或间歇呈灰白
色,经治疗后多数血清胆红素↓或波动
先天性胆道闭锁2~3周结合胆红素↑早期一般情况良好,生后不久排灰色大便,肝脏超过肋
下4cm,药物治疗无效,血清胆红素持续↑
败血症或其他感染早期感染者生后
2~7天,后期感染
者第2周或更晚
早期感染:不结合胆红素
↑为主,后期感染:二者
均↑或结合胆红素↑为主
全身症状,感染病灶,血培养等检查可(+)

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但须注意能量及糖的供给和保暖。血清胆红素稍高者可口服苯巴比妥(每次5mg,每日3次)。早产儿可加用光疗 (见“光疗”条,400页)。血胆红素达16~18mg/dl已属危险界线,应积极抢救(见“新生儿溶血病”条,70页)。
☚ 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高胆红素血症 ☛
000058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