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颅血肿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潴积在骨膜下所致。多因异常分娩或产钳助产时,产道坚韧、胎头受压,使骨与骨膜间相互牵移以至血管破裂而引起。少数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亦可发生。
头颅血肿可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或数日待胎头水肿(产瘤)消散后而逐渐明显,常位于头顶部,多为一侧性,不越过骨缝界线,触之有波动感、柔软有弹性、按之不留指印。其吸收时间的长短与血肿大小有关,一般约需2~6个月左右。
头颅血肿应与胎头水肿相鉴别,后者系头先露部位局部循环受阻,血管通透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皮下组织凹陷性水肿,新生儿出生后2~3天即消失。
头颅血肿预后好,多不需特殊处理,应避免穿刺或擦破头皮,以免引起继发感染。但如有增大时,须检查血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