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生儿呕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xinsheng'er outu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必须仔细观察,进行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如呕吐的方式(是溢乳、一般呕吐还是喷射状呕吐);时间(刚吃完奶还是已过了一段时间); 呕吐物的内容以及与进食的关系(奶汁、奶块、胆汁、胎粪及血液等);呕吐物的量;呕吐与生后天数的关系;呕吐与排便的关系以及呕吐时所伴有的其他症状等。引起呕吐的原因可分内科性及外科性两种。前者包括溢乳、喂养不当、羊水吸入、服药或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脑部疾患、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后者大多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低钙血症 ☛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多数属内科性疾病,少数为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内科性呕吐有:
消化道疾病 (1)吞入羊水:新生儿在娩出过程中如吞入大量羊水(患儿多有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史),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其特点是:
❶未开奶即有呕吐;
❷开奶后每次哺乳后有呕吐;
❸呕吐物为白色粘液,或咖啡色;(由于吞入带有血液的羊水或因逆蠕动频繁引起胃粘膜损伤而出血);
❹多数将吞入的羊水吐完后,呕吐自动停止;
❺少数患儿需用温盐水或1%碳酸氢钠液洗胃1~2次,并经短时间禁食(4~8小时)才逐渐痊愈。
(2) 喂养不当:多因喂奶时吞入较多的空气(乳头与嘴衔接不紧、橡皮奶头孔太小及奶瓶内原有空气),贲门相对松弛,平卧时空气易与部分奶汁同时溢出,常于喂奶后不久即呕吐,呕吐量较多,其势较猛,可同时由鼻腔喷出奶汁。此外,未成熟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喂奶量过多,也易引起呕吐。小儿喂奶后应竖直抱起,轻拍背部,待嗳气后再放置右侧卧位,头稍抬高,可避免呕吐。未成熟儿哺乳宜多次少量。
(3) 贲门松弛:多在生后一周以内出现呕吐,多在喂奶后甚至哺乳间出现,常为溢乳性,量不多,很少全部吐出,小儿一般状况好,体重减轻不明显。钡剂或碘油X线造影检查时可见显影剂返流至食道。此类婴儿应在哺乳后将上半身垫高,取右侧半卧位,以防呕吐。
(4) 幽门痉挛:起病可早在开奶后即出现,也可在生后一周左右出现,常为喷射性呕吐,量多,含奶块,但无胆汁。呕吐呈间歇性,哺乳量少时可不吐。用阿托品治疗效果良好。以1∶10000硫酸阿托品溶液于哺乳前15分钟口服,其量从3~4滴开始,逐渐增加至服药后出现面色发红(血管扩张)反应而减至前一次量。继续服此剂量数天后症状即减轻,1~2周后可消失(见“幽门痉挛”条,162页)。
(5) 胎粪塞子综合征: 在少数情况下可因胎粪塞子(Meconium plug)引起肠道阻塞而致呕吐。胎粪通常应在生后2~3日内排尽,但患胎粪性塞子综合征者排出胎粪量少,或无胎粪。患儿逐渐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可含胆汁。经用盐水或造影剂灌肠检查后可有成形的大便(胎粪塞子)排出,腹胀随即缓解,呕吐亦停止。
(6) 新生儿腹泻:严重者多伴有呕吐,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失水及电解质紊乱。
(7) 医源性:药物可引起呕吐,如产母服用红霉素时哺乳新生儿可发生呕吐。
消化道外疾病 (1)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出血、颅内感染):多有产伤、窒息等病史,伴神萎、烦躁、尖叫、抽搐、呼吸不规则,前囟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以原发疾病为主。
(2) 消化道外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在起病时可能仅有呕吐,但以后多出现有关症状。因此,新生儿呕吐时应警惕有感染的可能。
外科性呕吐 呕吐多由于消化道畸形引起。
(1) 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 此症要点:
❶孕妇有羊水过多史。
❷第一次喂奶后即出现呛咳、青紫,虽经吸管抢救后好转,但以后仍反复出现阵发性青紫窒息。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❸婴儿生后抢救时导管不能插至胃内,胃管插入距牙龈10~11cm处即有受阻感。若经胃管滴入碘油,可见其停留在食道盲端。
❹若系食管气管瘘,胃管可误插入气管引起呛咳或窒息。
❺新生儿咽部分泌物过多,唾液不断溢出。须外科手术治疗。
(2) 幽门肥大性狭窄:以第一胎男性多见,呕吐多在生后第2~3周出现。吐后即哭吵觅食,大小便量少,呈进行性消瘦。体检右侧腹直肌外缘,肝缘下可扪及橄榄样坚如软骨的肿块。喂奶后可于左上腹见到明显的胃型,且见自左向右的胃蠕动波。X线钡餐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见“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条,162页)。
(3) 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畸形可为完全阻塞,或中间留有孔道而呈部分阻塞,孕母有羊水过多史,生后24小时内出现呕吐,若部分阻塞症状可稍晚出现,阻塞部位如在肝胰壶腹开口之上,呕吐物不带胆汁,立位X线腹部平片示双气泡影,小肠内不充气。
(4) 肠旋转不良:呕吐呈间歇性,本症可在新生儿期或生后第一年内出现症状,钡剂灌肠后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5) 小肠狭窄及小肠闭锁:呕吐物含胆汁,50%患儿仍可排出正常胎粪。直立位X线腹部平片可见梗阻以下肠腔无充气,梗阻以上肠腔充气且有液平面。
(6) 巨结肠:本病典型症状为便秘,新生儿期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腹部逐渐膨胀,而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中含胆汁,或有粪便样物,肛门指检直肠内有空虚感,通便后可排出大量粪便及气体,且症状可暂获缓解。X线腹部平片常显示低位性肠梗阻,钡剂灌肠后X线检查可见狭窄段。狭窄的上端肠曲扩张(见“先天性巨结肠”条,164页)。
(7) 肛门狭窄及闭锁: 患儿生后3天无胎粪排出或仅在尿道口或尿布上粘染极少胎粪,腹部逐渐膨胀,并出现呕吐,呕吐物带胆汁或粪便样物。外观有肛门者用小指作肛门指检,可感到手指进入受阻或狭窄。典型者外观无肛门,诊断即可成立。

☚ 新生儿多血症   新生儿咽血综合征 ☛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新生儿大脑皮层尚未成熟,呕吐反射常不协调,故呕吐物常以鼻腔和口腔同时喷出,易致窒息。哺乳后乳汁从口角边流出,称为溢奶,为新生儿期正常现象。
新生儿呕吐可能为生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为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所以对新生儿呕吐必须根据呕吐出现时间、呕吐物内容、排便及全身情况,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由内科情况引起的呕吐有
❶咽下羊水: 由于大量羊水吞入胃内对胃刺激引起,出生后即有呕吐。
❷喂养不当:喂奶时进入过多空气或喂奶量过多。
❸贲门松弛: 出生后头几天就出现呕吐,平卧时更易发生,斜卧则可防止,钡餐透视可见松弛贲门。
❹幽门痉挛: 生后即有间歇性呕吐,非喷射性。
❺颅内压增高:可由颅内出血、脑水肿、脑膜炎等引起。此时因患儿进食少,故呕吐可不很突出。
❻肠道内外各种感染:如消化不良、肺炎、腹膜炎、败血症等,均可引起呕吐,呕吐症状随感染控制而消失。
❼胎粪性便秘:新生儿出生后无胎粪或排出极少量胎粪,同时渐出现腹胀,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物,腹部X线摄片显示肠梗阻及胎粪颗粒阴影,肛查或盐水灌肠后胎粪排出,症状好转。
❽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呕吐。
由外科情况引起的呕吐有
❶食道闭锁: 第一次喂奶即有呕吐,口腔流涎,碘油造影可明确诊断。
❷幽门肥大性狭窄:出生后二周左右发病,为喷射性呕吐,逐渐加重,呕吐物无胆汁,腹部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可触及橄榄样肿物即肥大的幽门。钡餐检查见胃囊大,幽门变狭、浅、胃内钡剂滞留超过三小时。
❸肛门闭锁: 出生24小时内无胎粪排出,渐出现腹胀、频吐,体检会阴部无肛门,肠鸣音亢进。侧位X线摄片可观察盲肠与肛膜之间的距离。
❹肠闭锁: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有呕吐,进行性加剧,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样液体,无正常胎粪排出。X线检查梗阻上段有多数液平,梗阻下段无气体。
❺巨结肠:以男孩多见。出生后多不排胎粪或仅排少量,几天后出现腹胀与呕吐,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粪便及气体,腹胀随之缓解,但1~2天后又可出现,指检直肠有空虚感,钡剂灌肠可见痉挛狭窄段。
❻肠旋转不良: 出生后数天表现间隙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含胆汁,大便量及次数渐减少,腹部肠鸣音亢进,钡剂灌肠可见盲肠位于上腹中部或右上腹。
对呕吐的病婴必须密切观察,注意呕吐出现的时间、呕吐内容物、排便情况、有无感染性疾病及一般情况,必要时辅以X线检查(如腹部平片、钡餐检查、钡剂灌肠),明确病因后针对病因治疗。反复呕吐者可暂禁食,必要时用1%碳酸氢钠液(苏打水)洗胃,并静脉补液以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其输入液量可按体重、日龄、脱水程度及一些化验指标而定。腹胀严重者可给胃肠减压。

☚ 新生儿头颅血肿   新生儿破伤风 ☛
000115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