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民晚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民晚报》前身为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的《新民报》。上海的《新民报晚刊》创刊于1946年5月1日,1958年改现名。“文革”期间被迫停刊,1982年元旦复刊。为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晚报。《新民晚报》2003年4开32版,每日1期,全年365期,平均每期印104.45万份,全年总印数38124万份。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地址:延安中路839号 邮编:200040 ☚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城市导报 ☛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社址在上海市延安中路。前身为1929年创刊于南京的《新民报》。新中国成立后,《新民报》各地方版先后停办或并入他报,唯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并于1958年更名为《新民晚报》。现为4开16版,1995年发行量150万份。坚持“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的编辑方针,具有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辟有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社会新闻版、国际新闻版、地方版(包台港澳)、体育新闻版、文化新闻版、市场信息版和“夜光杯”副刊及“浦东风采”等15个专刊。 ☚ 文汇报 人民长江 ☛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1928年9月20日在张学良支持下创办的沈阳第一张晚报。创刊目的在于改变日本人独占新闻领域只有一家之言的局面。编辑思想侧重于文艺杂俎,发表进步文艺作品。张恨水应张学良之邀特为该报撰写《春明新史》和《黄金时代》,报纸在沈阳销量超过二万份,居各报之首。报纸时常揭露日本侵略野心,引发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同《盛京时报》公开争论。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率兵进关,报纸遂于9月16日自动停刊。社长先为钱芥尘,后为赵雨时,张学良秘书王乙之任主编。社址在沈阳商埠地,后移到文庙胡同。报头为郑孝胥题写。 ☚ 新民报 《新民报》晚刊 ☛ 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宣传部主管的晚报。该报注重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群众生活,除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和本市重大新闻外,特别重视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报道。1929年9月9日在上海创刊。原名《新民报》,出过南京版、重庆版、成都版、上海版、北平版,有日刊和晚刊。1946年5月1日发行上海《新民报晚刊》,1947受国民党迫害停刊数月后又复刊。1958年4月改名为《新民晚报》。1966年8月停刊,1982年1月1日复刊。四开六版,1986年改四开八版,日刊。 ☚ 锡林郭勒日报 新华日报 ☛ 新民晚报Xinmin Evening New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