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加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新驾坡、新嘉坡、星加坡、息坡、星架坡。
❶国名。在今东南亚马来半岛南部,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古希腊地理学家称之为萨巴拉。公元3~11世纪的中国、印度许多碑刻中,称其为蒲罗中,又称日罗亭及罗越,亦称息辣,华侨按其音写作石叻。11~13世纪称淡马锡或单马锡。约当12世纪中叶出现新加坡一名,旧译信诃补罗,意为狮子城。华侨又称其为星洲、星岛,指其国土之小。15世纪初成为马六甲王国(满刺加国)的一部分。16世纪葡萄牙人在此建立霸权。1819年被英国占领,1959年成立新加坡自治邦。1963年参加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退出,成立新加坡共和国。首都新加坡。
❷都城名。在今新加坡岛南岸。公元13世纪东南亚国际贸易港单马锡即此。1819年起,从新加坡河口开始逐渐形成现在的新加坡港埠。1951年建市。今为新加坡共和国首都。

林徐典/王国璎/翁世华/陈荣照/杨松年

☚ 张基槿   林徐典 ☛

新加坡

 新加坡是华人居民占77%的共和国,中文、华语的文化和教育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古典研究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为中心,中文系并不限于中国文学,还包括中国语言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是国立新加坡大学与私立南洋大学。在哲学方面,苏新鋈博士讲授哲学史,在该系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刊》上发表了《孔子的经济思想》、《孟子的经济思想》。龚道云博士在《集刊》上发表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孟子的美学思想》,陈荣照博士除在《集刊》发表了《论范氏义庄》、《论作为教育家的韩愈》以外,还有《范仲淹研究》的专著出版。
 东亚哲学研究所,是为推进新加坡伦理教育于198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设定的研究机关。在新加坡的中小学中,学生按宗教选学伦理教育课,由于华人没有特定的宗教,教的是与伊斯兰、印度、基督(旧、新)、佛教并列的五六个宗教之一的儒学伦理,研究所即为此而设。常聘请世界各地著名中国哲学研究者,共同研究和举行讲演会,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还有教育学院,这是一个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地方。在其所设的几个学科之中,亚洲语系里有大部分的人在研究中国文学或语言。另有一研究华文、华语教学的华文研究会,发行机关刊物《华文研究》。会长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主任。该会主要编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华语论文集。由此可见,华语教学在新加坡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对母体文化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此而外,还有五个民间学术团体:新加坡文化研究会、南洋学会、亚洲研究学会、新社、儒学研究会。亚洲研究学会出版《亚洲文化》杂志。而新加坡课程发展署主任何子煌曾为儒学研究会的重要代表人物,这也说明了儒学在新加坡华人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之重。
 大的图书馆有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央图书馆和IEAP图书馆。中央图书馆有中文部、日文部等,按语言分类,中文部接受了旧马来西亚大学、旧新加坡大学、旧南洋大学的藏书,馆藏相当丰富,有相当部分的明刊本等珍本书。IEAP图书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但独立于中央图书馆之外,尽是新书刊,除从中国外,还从欧美、韩国、日本收集关于东亚哲学的书籍,特别是有非常丰富的韩国版图书。
 六十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度发展,继日本之后,东亚“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的经济腾飞,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探索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成功的奥秘也随之成为国际东方学研究者的热门话题。新加坡人更是积极地参与其中。新加坡华人社会长期脱离华人社会母体——大陆华人社会,六十年代立国之后人们曾努力使之趋向于西方价值系统。但近年来儒家思想成为正式倡导的价值观念,希冀用它来校正以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体的西方文化,再筑秩序基础,可说是从现代科技起步走向恢复儒家思想。而儒学与经济发展之关系也一直成为新加坡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法国巴黎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师沙百里在其《评儒家思想特色的实用主义对现代化的贡献》一文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经济观对台湾、新加坡、香港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认为儒家思想的原意指向人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季焯然、李秀娟、余绍华的《儒家思想与东亚经济发展——新加坡个案探讨》对西方学者盛赞的东亚的“儒家文明”、无可匹敌的文化动力等观点,根据新加坡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近几年举行的国际大型孔子及儒学讨论会上,新加坡学术界一直表现得较为活跃。新加坡国内也曾举行过规模较大的国际儒学讨论会。
 此外,作为东亚经济奇迹出现国之一的新加坡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现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杜维明还撰有专著《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韩国的金日坤撰有《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代化》也对新加坡等国的经济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总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近一、二十年来儒学研究日趋活跃,它们纷纷建立研究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开设有关儒学课程,罗致人才,整理典籍、编译出版了大量有关儒学的论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直到社会生活习俗,无不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各自建立起以吸收儒学为内涵的民族文化,从而推动了东亚地区的文明。

新加坡xīn jiā pō

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英] Singapore。1835年爱汉者等编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正月《推农务之会》:“每月记传新事,苦劝列位乘机,仍然耕种培养地作、庄稼,使新加坡遍处为茂盛之园焉。”1854年6月《遐迩贯珍》第六号:“新加坡到有四月廿三日新闻纸云: 有中土船二十只,装客一千七百四十五人。”

新加坡【同义】总目录


新加坡单马锡星洲

新加坡

亚洲东南部城市岛国。全称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8月9日建国。国土面积647.5km2(1996),人口320万,其中华人占76.9%(1997)。首都新加坡市。1990年10月3日与中国建交。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m,最高海拔166m。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4~27℃,日平均气温26℃,年均降水量2353mm。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412亿新加坡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200美元。1998年汇率:1新加坡元=0.60美元。新加坡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世界最大造船基地之一,世界第2大海上钻井油台生产中心,世界海洋探油服务中心之一。1981年生产钻井油台18座,占当年世界需要量的1/3。炼油业占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是世界第3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新加坡工业的明星。1983年仅电子计算机硬件就出口10亿美元。全国电脑生产、销售、维修、咨询等公司,超过300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足1%,粮食全部靠进口。旅游业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0年来新游客4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76亿美元。1998年来新游客增至624万人次。为国际金融和亚洲美元市场之一。1998年外汇储备745亿美元。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1998年进出口总额3536亿新元(约2112.8亿美元),出口额1838亿新元(约1098.2亿美元),进口额1699亿新元(约1015.2亿美元)。交通发达。公路总长3000km,其中高速路111.6km。铁路67km,均为电气化。有5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00多个港口,是世界重要转口港。1998年到港船泊吨位8.57亿t,运货量3.12亿t,集装箱吞吐量1514万箱。同世界68家航空公司建立有联系。航线连通世界50多个国家的133个城市。1998年飞机起降8.7万架次。至1997年底,共有小学196所,中学160所,初级学院14所,高级中学4所,大学2所,理工学院4所,技术和商科训练学院34所。新加坡2004年公民和永久居民348.7万,常住人口424万。国庆节8月9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805.54亿新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581新元。通货膨胀率1.7%。失业率4.6%。工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35%、1%、64.02%。

新加坡

新加坡Xinjiapo

由新加坡岛及周围54个岛屿组成。包括人工造陆,总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4850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华族占76%。
新加坡岛面积541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7米,最高点仅170米。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降水量2400毫米,年均气温24~27℃。
过去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专营转口贸易,即从邻国进口各类初级产品,分级、包装再行输出。商业贸易以及为之服务的金融、保险和港口、仓库业务是经济的主体。近二、三十年大力发展制造业,炼油、造船、电子是工业主要部门,产品可大量出口。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拥有大小船厂50多家,能生产海上钻井平台和多种船舶;电子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工业用电子设备和电子元件等多种产品,不少产品在西方工业国中享有声誉。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南的裕廊区。金融业发达,同伦敦、香港、纽约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新加坡港是世界第二大港,风暴罕见,潮差很小,又无泥沙淤积,还有现代化设备,共分六个港区,实行昼夜24小时装卸。注意发展旅游业,每年来旅游观光人数达300多万。农业只限于蔬菜、家禽和养热带鱼、养花等项,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市区有各类事务所、商店和轻工业。市容清洁,注意绿化,有“花园城市”之称。

☚ 马来西亚   文莱 ☛
新加坡

新加坡Xinjiapo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周围54个小岛组成,连同填海造陆面积共620平方公里。人口264万,其中76%为华人,15%为马来人,7%为印度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0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形以低缓丘陵为主,平均海拔仅为17米。属赤道多雨气候。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联系的咽喉要道,又是马来群岛与亚洲大陆联系的捷径,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19世纪被英国占领,成为掠夺东方财富的重要据点。原来经济以港口设施经营转口贸易为主,工农业较落后。独立后,注意发展制造业,现已成为东南亚加工制造业的中心。炼油、造船、电器电子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纺织、成衣、精密机械和食品工业也很重要。燃料油、船舶、电器产品、纺织品等出口在世界居一定地位。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设施。沿海口岸众多,港阔水深,码头栉比,港口设备和管理已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和电脑化,船舶可以昼夜出入,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是世界著名的大港。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航空港、章仪机场设备先进,候机大厦每年可接待1 000万旅客,是世界上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几个机场之一。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除本国银行外,世界上约有150余家银行在此设有分支机构,租赁、保险、贴现等业务均相当发达。是东南亚的商业中心,主要经营燃料油、天然橡胶、茶叶、服装等商品。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很低,粮食全赖进口。农业用地集中于北部,以蔬菜种植和家禽饲养为主要农业部门,花卉培养、热带鱼和鳄鱼的饲养发展很快。城区和工业集中在南部和中部,裕廊是最重要的工业区。政府重视环境的保护和美化,提倡养花种树,饲养鸣禽。又修建许多假山、公园及各种博物馆。街道整齐,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花园岛国”之称热情文明的服务及良好的卫生条件,每年都招来大批游客,成为东南亚著名旅游胜地。近些年许多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会也在此举行。

新加坡

☚ 印度尼西亚   南亚 ☛
新加坡

新加坡各国手册丛书

许心礼等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32开,137页。

☚ 马来西亚   斯里兰卡 ☛

新加坡Singapore

❶东南亚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当马六甲海峡出入口。面积620平方公里。人口261万(1987年),华人占3/4。地势平坦,热带雨林气候,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化的城市国家。加工贸易型经济,制造、航运、金融、旅游业发达。国际海、空运输枢纽之一。
❷新加坡共和国首都。

新加坡

东南亚岛国。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北以横断柔佛海峡的长堤(1056米)与西马来西亚连接,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当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面积633平方千米。人口300.3万(1990年),华人占76.4%,马来人占14.9%,印度人占6.4%,其他占2.3%。兵力5.55万(1991年)。行政中枢新加坡(市)。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英联邦成员国。1990年10月3日与中国建交。

新加坡

新加坡

全称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有长堤通马来西亚的新山。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对。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面积621平方公里。由50多个海岛组成,其中以新加坡岛为最大,占全国面积的91.6%,岛上地势平坦,最高海拔116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4—27℃,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人口261万(1987年),其中华人占76.5%,马来人占14.5%,印度人和斯里兰卡人占6.4%,其他人占2.3%。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华人、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些人信奉基督教。首都新加坡市,新加坡旅游业发达,旅馆使用率高达75.4%。

☚ 新西伯利亚   新加坡海峡 ☛

新加坡Sin gapore

全称新加坡共和国。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市场经济为主,国际贸易和金融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其国土面积1000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300万(1998年),货币名称新元。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而自然资源贫乏。20世纪50年代主要经济活动是转口贸易。1965年独立后,政府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到资本、技术密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1985年曾发生独立后的严重衰退,增长速度为-1.6%。政府采取了设立经济委员会、削减雇主公积金率、减税等一系列措施,1986年底经济走出谷底。1990年经济增长率为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 414美元,已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外国直接投资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大的投资国为美国,其次为日本和西欧。炼油业、造船和钻井平台制造业、电子电器业为制造业的三大支柱。炼油能力每日100万桶,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脑业发展很快。农业比重极小,1990年农业和渔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0.3%。猪肉和蔬菜需求仅1/3可以自给,全部粮食都靠进口。目前正在实施一项大规模的发展高科技农业计划,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争提高农业的自给程度。新加坡是少数几个贸易总额(含转口贸易)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年份经常项目为赤字,资本项目基本为顺差。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与欧共体。实现金融自由化政策,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有利条件,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各项区域经济合作活动。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1098.46亿美元,进口额为1014.96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951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7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 06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位;国际储备总额为749.28亿美元。

新加坡

Singapo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