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新中华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中华报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其前身为《红色中华》报,1937年1月29日第352期起改为此名,并从9月起由油印改为铅印。初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继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7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并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其主要栏目有:社论、专论、短评、国内要闻、边区新闻、人物介绍、专访、通讯、三日国际、三日战况、读者信箱、漫画等。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系统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抗日军民的抗战经验和模范事迹、敌军动向及边区各方面建设。对加强军事建设,有效地打击侵略者,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1年5月15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为《解放日报》。 新中华报 《新中华报》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37年1月29日在延安创刊,其前身是《红色中华》。初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出版9天后即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并由原来的5日刊改为3日刊。此年9月,由四开四版的油印报纸改为四开四版的铅印报纸。1941年5月15日停刊。社长向仲华,主编李初梨。创刊之初,集中宣传了中共中央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针对部分党员和群众的疑虑,在社论和讲话中反复说明党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的重大意义,指出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后,共产党仍保持独立性,保持对红军和根据地的领导。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地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及全国军民的英勇抗日业绩,批判了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1939年底,针对国民党当局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发表了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的通电和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反对国民党制造摩擦,破坏团结抗战。同时坚决的表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配合党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发表了《中共中央发言人对皖南事变发表谈话》、《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新四军将领就职通电》、《新四军将领声讨亲自派通电》,八路军声援新四军通电,发表了社论《抗议无法无天之罪行》,连续报道了国内外舆论反对国民党破坏团结抗战的消息和言论,在打倒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进行了卓越的舆论斗争。 ☚ 新华通讯社 新民学会 ☛ 新中华报前身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1939年2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终刊,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