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断齑画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宋代名臣范仲淹少时家贫,在僧舍读书,每日以两升粟煮粥,经宿遂凝。以刀划为四块(画粥),早晚各吃两块,切一些腌菜佐食(断齑)。事见《湘山野录》。后用“断齑画粥”比喻家贫不畏艰苦,刻苦勤学。 断齑画粥齑(jī):切碎的姜、葱、蒜等。断齑为菜,划粥分餐。比喻生活贫苦。宋代范仲淹少时曾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他们学习非常刻苦,而生活十分贫困。每日只能煮粟米两升做一锅粥,经过一晚上,粥冷却凝固,再用刀切分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他们断齑为菜,加入少许醋和盐,加热后吃掉。这样艰苦地过了三年。(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注引《东轩笔录》) 勤学 勤学力学 用功(读书~) 蚁术 蛾术拾萤 疾学 懋学 劬学 勤奋学习 另见:刻苦 勤奋 学习 ☚ 好学 苦学 ☛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解义】断:切断。齑:调味用的姜、蒜等。形容食物简单微薄。 断齑画粥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宋朝仁宗皇帝赵祯曾十分高兴地对人说:“我早就料定范仲淹是才堪大用的。” 断齑画粥duànjī-huàzhōu《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道旧日某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十数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虀:同“齑”,腌菜。啖:吃。后以“断齑画粥”形容虽然贫困而仍努力向学。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据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载,范仲淹小时候很穷,在僧舍学习时,煮一锅粥,凝固成块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和着碎腌菜各吃两块。后因以形容贫困苦学。齑: 切碎的腌菜。画: 同“划”。也作“断齑块粥”。 断齑画粥duànjī-huàzhōu〔并列〕 齑,咸菜一类的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载:“范仲淹少时穷,在僧寺里苦读,经常煮一锅粥,等到粥凝结后,用刀画为四块,早晚各取食两块,再切上一点咸菜作为全天食物。”清·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续录》2:“~宿僧寮,忧乐关心志未消。” 断齑画粥duàn jī huà zhōu齑:切碎的咸菜,引申为细碎。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径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快,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形容家境贫苦,食物简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