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斗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斗拱 斗拱亦作“枓栱”,具有装饰效果的一种传统木结构建筑支承构件。位于立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用以承接外部屋檐和内部楼板。由方形垫木“斗”与弓形肘木“拱”纵横交错层叠构成。因逐层外挑形成如花的托座,既可支承荷载,使屋檐出挑较大,又可使建筑整体的形象更为丰富。商代及西周的建筑中已采用斗拱承托横梁与立柱间的过渡部分,并使屋顶的重量平均分配在承托的构件上以分散压力。东周以后,斗拱得到普遍应用,成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 瓦当 华表 ☛ 斗拱dǒuɡǒng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特有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之间有一层层探出的构件,其中弓形的构件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dǒugǒng,dòugǒng我国建筑的一种特有的结构,斗拱具有支承荷载的作用,兼有装饰效果。 斗拱 斗拱走拱 枓拱 另见:建筑 特色 结构1 ☚ 富丽堂皇 宫殿 ☛ ![]() 主要责任者: 潘德华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1182 千字 页码: 339-695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TU366.2 分辑名:下册 语种:中 定价:350.00(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4-10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61条词条。 被引频次:57 ![]() 主要责任者: 潘德华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1182 千字 页码: 1-337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TU366.2 分辑名:上册 语种:中 定价:350.00(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4-10 丛书多卷书否:是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54条词条。 被引频次:57 斗拱 155 斗拱见42034条。 ☚ 框架式结构 飞檐 ☛ 斗拱 034 斗拱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顶、额坊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称斗)和弓形的横木(称拱)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支承荷载梁的作用,又兼有装饰作用,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 抬梁 穿斗 ☛ 斗拱 斗拱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独有的构件,放在木柱顶部和木梁上,用于层层出挑屋檐的木构件,又称铺作。由“斗”,即斗形木垫块和置于斗上的弓形短木“拱”做为基本构件层叠演变而成。斗拱的形象曾出现于西周至南北朝时期的明器、画像石及画像砖上,唐至元代,斗拱被用来承托在纵横井字梁的支点下,梁穿插在斗拱中,二者共同承重屋顶结构,这个时期的斗拱雄壮有力,使承托的屋顶出檐深远,形成唐风建筑的宏大风格,到明清时期,柱头开始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建筑的梁不再穿插于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 一跳,斗拱尺度变小,间距变密,柱间斗拱由宋代的一至二组增至六至八组,不再起维系构架整体性和出檐作用,成了在柱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单体型式 ☚ 翼角 藻井 ☛ 斗拱dou gong(in monumental buildings) sets of brackets on top of the columns supporting the beams within and roof eaves without (each set consisting of tiers of outstretching arms called gong,cushioned with trapezoidal blocks called dou) 斗拱科技类名词。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亦称“枓栱”。由斗和拱两部分组成,拱是加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弓形肘木,斗是垫在拱下面的斗形木块。起源于西周,秦汉普遍使用。《礼记·礼器》:“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唐孔颖达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用以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载荷传递到柱上,显示出合力、分力等经验性力学知识。其形式有“一斗二升”、“一斗三升”、“重叠出挑”、“曲拱”等多种形式,与挑梁、斜撑结合,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斗拱的复杂程度,往往是屋主人身份等级的象征和建筑物本身重要性的标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