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斐优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斐优城辽、金、明等时代城址。位于吉林珲春县三家子乡古城村。又名高力城。城系夯土板筑,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垣边长460—522米、总计周长2023米。该城与温特赫并连,其南墙即温特赫城的北墙。四面城垣保存尚好,墙上皆有马面,共计14个; 顶宽1.5、底宽9米、现高3.6米;城垣外有护城壕一道。有四门,西、南二门较明显,外有瓮城; 东、北二门址已辨识不清。城之四角隅各筑一角楼建筑,从城之形制看该城为一辽金古城; 但在城内和城垣断面上却发现渤海遗物,如莲瓣纹瓦当等,表明斐优城当建于渤海时期,而为辽金时代沿用。城内出土有天泰年号的 “副统所印”、“行军万户之印”、以及大同年号的 “副统所印”和 “尚书礼部之印”等。“天泰”和“大同”是金末蒲鲜万奴所建东夏国使用的年号,表明该城后来曾为东夏国所据。据文献记载,元代奚关总管府治所也当设在该城。明万历年间,该城又归东海瓦尔喀部管辖。该城规模不大却历经沧桑,并出土多方具有历史价值的印玺和遗物,倍受学术界关注。1988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斐优城或作斐悠城,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乡高丽城村。系明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渔猎地。城周3里,西、南各2门,东、北各1门。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 努尔哈赤遣兵攻取,部众被编入八旗满洲。清顺治十年 (1653) 隶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境,康熙五十三年 (1714) 隶珲春协领旗界。随着八旗兵民迁入定居,渐成满汉杂居之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