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征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征明 文征明见“美术”类。 ☚ 王磐 李梦阳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名壁(或作璧),字征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授翰林待诏。聪颖博学,平生雅慕赵孟頫,每事多师之。通诗、文、书、画,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学晋、唐高手,长于草书,有智永笔意,工行小楷,温纯精绝;大字仿黄庭坚,隶书学钟繇,皆独步一时。画学沈周,兼有李唐、赵孟頫、黄公望笔法,擅画山水、花卉、兰竹,其山水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早年所作多细谨,风采高雅,中年较粗放,气势雄浑,晚年粗细兼备。题材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生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子孙均善书画,学生甚多,形成“吴门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诗学白居易、苏轼,风格娟秀平正,伤于纤弱。词与诗近,偶见雄肆。绘画作品有《江南春图》、《松壑飞泉图》、《洞庭西山图》、《朱竹》、《兰竹》、《梨花白燕图》、《绿荫清话图》等。著作有《莆田集》。 ☚ 唐寅 吕纪 ☛ 文征明 文征明文征明 (1470—1559) 征明是字,名璧,后更字征仲,号衡山,长洲人。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为人和而介,秉志雅洁。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正德末,以岁贡荐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寻致仕归,及卒,私谥贞献先生。璧诗文书画皆工,而画尤胜。著有《甫田集》35卷。 ☚ 宿摄山栖霞寺 东禅寺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明书画家。初名碧(亦作壁),字征明,因避祖讳,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仕宦之家。但自己未曾作官。虽一度在京师参与修国史的工作,史成只得金币若干,没有捞到官职,后因怕官场倾轧连累自己而南返,归以翰墨自娱。诗书画均能,书习“二王”,小楷尤精。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均列上品。山水师赵孟頫、王蒙,兼得董源、米芾笔意,或工或写,或水墨或赋色,面貌丰富多彩。人物学李公麟,兰竹师文同、苏轼、赵孟頫、郑思肖等。工写兼而有之。其画富有浓厚的书卷气。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沈周 唐寅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Wenzengming明代画家,吴门画派之一。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五十四岁被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文征明的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无一不工,山水画多描写江南景物,早年以工细为主,其青绿细笔,笔墨蕴藉含蓄,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晚年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笔法工细流畅。花鸟兰竹取法元人,近师沈周,风骨秀逸。其作品《真赏斋图》是文征明八十八岁时为好友华夏画的行乐图,画的是华夏所居真赏斋的庭园之景。草堂书屋中,二人对坐,鉴赏书画。草堂周围修竹丛生,古桧高梧掩映,假山怪石玲珑剔透,并杂以花草树木,异常幽雅。作品于工细中寓质朴,于沉着中见灵动,为其晚年细笔的代表杰作。文征明的传世作品还有《湘君湘夫人图》、《兰亭修楔图》、《绿荫清话图》、《江南春图》等。 ☚ 沈周 唐寅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名璧,字征明,以字行世,一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授翰林待诏,世称 “文待诏”。长洲(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先学宋元,后法晋唐,尤工小楷和行书。小楷秀逸古雅,名动海内,有《离骚经》传世。行书有《滕王阁序》,深得《圣教序》之旨。 明 ·文征明小楷 ☚ 祝允明 董其昌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明长寿书画家。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州(今苏州)人,享年90岁。贡至京师,授翰林待诏,后南返归乡,以翰墨自娱。诗、文、书、画全能。早期绘画继承前人画风,为独创一家奠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无一不精,创“吴门画派”,是“吴门画家”中第二位大家。后期作品,风韵神采,独步一时;画山,高峭险峻,作竹,卓然坚瘦,断崖、飞瀑、连峰、谷涧,质朴苍劲。《江南春图》为其晚年工笔精品,用笔精细醇雅,洵文人画之极意。《古木寒泉》为其80岁之晚年代表作,写古柏二株一直一斜,后面是古松耸起,危干凌碧,飞瀑自谷间一泻而下,笔力奋疾刚正。87岁时的《山水(轴)》题拔写有“七月既望雨中作”,画一行人持伞冒雨过木桥,水流潺潺,阴雨淡淡,观赏此画,使人感受到,不仅是笔墨已入化境,并有人近晚年,具自然返璞归真,超然脱尘之感。88岁时绘《真赏斋图》(纸本,藏北京市文管会),画有两人对坐于园林草堂书屋中鉴赏书图,周围假山怪石玲珑剔透,古桧掩映,修竹丛生,异常幽雅。如此高龄能有如此质朴工细之作,实为罕见。《前赤壁舟游图》画面上方为占有约1/3篇幅六百多字的“赤壁赋”书法,下款写“戊午冬日征明时年八十有九”,这是其有年代记载的最晚的一幅珍贵作品。相传,90岁的文征明,写诗迎春,一月后,一日为友人写完墓碑铭,当把笔搁下时,静静地结束了一生。文征明书法晋、唐,习“二王”,尤精小楷,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行草深得智永笔法,行体苍润,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著有《蒲田集》传世。 文征明 ☚ 沈周 唐寅 ☛ 文征明1470—1559明杰出书画家、诗人。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时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致力艺事。工行、草书,初学智永,后参黄庭坚,体势流利秀劲;尤擅小楷,以精整见长。最善画山水,得沈周指授,泛取宋、元诸家,得力于赵孟頫、吴镇、王蒙,而自成一格。早年作风细致清丽;中年笔墨较粗放,苍劲有气势;晚年作品粗细兼具,清润自然。偶画花卉、人物,也颇隽秀。其画名满当时,世称兼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之长。人多以重金争求,惟不肯与藩王及中贵人(太监)。学生很多,影响颇大,有吴门派之称。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称为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唐寅、仇英称明四家。兼能诗文,诗学白居易、苏轼,多写个人感慨。有《甫田集》。 文征明1470—1559明书画家。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长洲(江苏苏州)人。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致仕归。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善诗文书面,工行草,精小楷,擅绘山水、人物。名重当代,学生甚多,形成了“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字”。有《甫田集》。(参考图56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