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加法Zhengshu jiafa
常用的自然数理论有基数理论与序数理论两种, 自然数的加法运算也可以有两种相应的定义。
用基数理论来定义:如果A和B是两个不含有公共元素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和b,集合A和B的并集为C, 那么集合C的基数就叫做a与b的和。记作a+b=c。
用序数理论来定义:如果a和b都是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数a之后再数出数b来恰好对应自然数列中的数C, 那么数C就叫做a与b的和, 记作a+b=c。
在上述两种定义中, a与b都叫做加数, 符号“+” 叫做加号, 读作 “a加b等于c”。
当加数为零时, 补充定义: 0+a=a, a+0=a, 0+0=0。
无论是从基数理论还是从序数理论出发定义加法,求两个数的和都可以归结为数数:从1开始,先数出a来, 接着再数出b来, 所得的结果就是a与b的和。由于数数总能进行,并且所得的结果是唯一的,所以对于任何非负整数a和b总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非负整数c作为a与b的和,也就是说,非负整数的加法运算总是能施行的。
非负整数的加法具有下列性质: 加法的和不小于任意一个加数, 即a+b≥a, a+b≥b。
加法运算律
❶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
❷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即 (a+b) +c=a+ (b+c)。这两个运算律成立, 是由于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
加法的计算法则
❶一位数的加法: 两个一位数相加,可以直接用数数的方法求出和。通常把两个一位数相加的结果编成加法表。
❷多位数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再向前一位进
多位数加多位数, 可以先把两个多位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和的形式, 再根据加法的运算律和一位数加法法则, 分别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例如:

通常将上述计算过程, 写成竖式, 即

多位数加法竖式的计算法则是: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满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