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敌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城邑部 > 城垣 > 敵臺 敵臺 dítái 伸出城牆之外、高於城牆之臺堡。上置發射口,以施防火器,殺傷攻城之敵。明·郭子章《城書》:“如今之城……全仗高臺兩邊顧視夾擊,賊不得直至城下,且又不能屈矢斜彈以傷我臺上之人,故我得以放心肆力敵賊也,謂之曰敵臺……敵臺之制:緊靠城之外,身貴於長出,不貴横闊,臺脚基長出一丈五尺,則收頂止有一丈一二尺矣;臺基横闊一丈二尺,則收頂止有八九尺矣。原城有二丈高者,臺比城身再高三四尺;城無二丈高者,臺比城身再高三四尺;城無二丈高者,臺比城身再高五六尺。臺上左右垛牆平腰之半,各開三垛口,每口要闊一尺四寸,以便抛打磚石,放發矢彈。牆脚下中央各開一孔,方圓八寸,以便打佛郎機、百子銃。正一面垛牆,比左右牆更高二尺,不宜開垛口,恐正面矢彈打人傷臺上人,則又不能站立矣。止於人頭高處開方圓六寸孔,牆下置墊脚石,以備不時顧視。”參閲明·姚士麟《見只編》卷下、清·魏源《城守篇·守備上》。 敵臺 (采自《兵壘》) 敌台古代构筑在城墙上用于观察、射击的楼台。是城墙上重要的战斗设施,台上可驻守多名戍卒,可侧射进入城墙根下的敌人,并可在两敌台之间形成交叉火力。分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实心敌台(参见“马面”)规模较小,按一定间距沿城墙设置。台面与城墙同高,台上外沿建有雉堞,有的还建有遮风避雨的铺房;空心敌台,是明朝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创建的。多骑墙构筑,高于城墙,有较完善的作战、生活设施,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隐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仓库。空心敌台有大小两种,大敌台多建在地势险要的长城城墙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是戍卒观察、射击的地方,四周建有雉堞,中层为铳炮射击、隐蔽室,下层为库房。每台可容百人战斗和休息;小敌台多为2层,上层四周亦建有雉堞,下层为砖砌券室,可容10余人战斗休息。 敌台enemy broadcasting station 敌台enemy broadcasting st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