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终结障碍
影响、制约或阻止政策终结行为的因素与力量。一般分析,障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抗力。尤其是原有政策已赋予对象既得利益,政策终结引起人们特别痛苦时,抵制之声此起彼伏。人类心理本来就有一种求安定、求稳妥的倾向,终结这种变革行为自然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和抵触。
(2)组织机构的持久性。组织机构一般具有成长性、适应性与持久性的特点,这是政治与机关组织生产的事实,这些特性正是抵制终结或裁撤的最佳利器。
(3)动态的保守性。组织的动态性,足以调适其工作的手段与动机,当组织的政策与特殊的政策目标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时,可以更新组织,改变组织的政策,以适应其所面临的新环境。一旦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支持度降低,组织可以放弃原来的目标,迎合新的需要,保持组织的独立。组织及其政策是动态的,而且均可依照需要的情况而改变,导致增加终结它们的困难。
(4)反对终结力量的汇合。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政治团体往往会联合起来抵制终结行为。包括组织成员、组织与政策的支持者、利益集团和各种联盟等。
(5)法律的阻力。法律的废止,相关的裁撤,应当有其正当的法律程序,致使政策终结极为困难。何况,“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与行政法的根本宗旨,组织机构行事不得武断妄为,这也构成政策终结的阻碍之一。
(6)高昂的工作成本。现行的组织、政策或计划已投入巨额的成本,也就排除任何终结的变革。对于全新或不同的政策后果尚处于未知状态时、固守已知的政策实为上策。并且高昂的终结费用也值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