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废物、废液和废气的总称。对放射性废物必须有一套妥善的处理办法,使之不致在工作场所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危害,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一般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废物,比放射性超过1×10-Ci/kg者,含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废物,比放射性超过露天水源限制浓度100倍(t1/2≤60天)或10倍(t1/2>60天)者,均应作为放射性废物处理。
在核医学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放射性废物主要是固体废物和废液。应当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以及所含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放射性等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核医学工作中的固体放射性废物,包括带放射性核素的试纸、敷料、碎玻璃、废器械、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等。短半衰期核素的废物主要用放置法处理,长半衰期核素的废物则主要用焚烧法或埋存法处理。
放置法是将固体废物在实验室内的废物库中存放一段时期,通常是10个半衰期,使其比放射性降至规定的比放射性限度以下,然后作为普通废物处理。存放时应注意外照射防护及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气的通风排放。动物尸体等容易腐烂的废物需用防腐剂浸泡。
焚化法是将可燃烧的放射性废物充分燃烧,产生的放射性气体 (如14CO23H2O、35SO2)量小者直接排入大气,量大者用冷凝法或吸收剂捕集;若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不被氧化或形成非挥发性氧化物,则保留在残存的灰烬中,结果固体放射性废物的体积大多缩小,便于埋存。燃烧应在特制焚烧炉中进行,周围应有足够的隔离区,烟囱应足够高并有滤过装置去除放射性气溶胶及放射性尘埃,以防污染环境。这种焚烧最好由城市环境保护部门统一掌握,并进行必要的监测。
埋存法是将不可燃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可燃性废物燃烧后的放射性残渣埋藏在地下。埋藏地点应选在当前和日后都没有居民活动的地方,还应注意不能靠近水源,不易受风雨侵袭扩散。废物的运输应有可靠的包装和专门的交通工具,确保安全。埋藏点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为了减少焚烧、埋藏的人力和经济代价,实验室对固体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应严格区分长、短半衰期及可燃或不可燃。
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核医学实验室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有两类,一类是水溶液或能与水互相混匀的有机溶液,如乙醇溶液;另一类是不能与水混匀的有机溶液,如甲苯闪烁液。两者处理方法完全不同,必须分别收集。不能与水混匀的有机溶液多为可燃的,处理方法基本上与固体废物相同,即短半衰期核素以放置法为主,长半衰期核素以焚烧法加埋存法为主,切忌排入下水道,否则将漂浮在水面上造成严重污染。水溶液或能与水混匀的有机溶液则以排放入下水道为主要处理途径,但必须确保不造成露天水源的放射性浓度超过容许标准。若实验室排放放射性废液的量较大,且浓度较高,则不得直接排放入本单位下水道,而应有专用下水道及废水处理设施(参见“核医学实验室的设计”条)。废水处理主要有稀释法、放置法及浓集法。
稀释法是用大量水将放射性废液稀释,再排入本单位下水道,只适用于量不多且浓度不高的放射性废液。采用本方法时还应对稀释用的水量作出估计,并经常进行监测 ,以防盲目排放造成污染。
放置法只适用于短半衰期核素,其作用与固体废物的放置法相同。浓度很高而体积不大的废液以在实验室中存放为宜,浓度不甚高而体积大的废液可排入废水池中,利用分格结构存放。
浓集法是采用沉淀、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措施,将大部分本身不具放射性的溶剂与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分开,使溶剂可以排入下水道或废物利用,浓集的放射性物质再作其他处理,如短半衰期核素可再用放置法,长半衰期核素用埋存法等。沉淀法最适用于含无机32P、45Ca或55Fe的废液,32P磷酸盐可加Ca++使之沉淀,45Ca或55Fe的阳离子可加磷酸盐使之沉淀,需要时还可加非放射性载体使其沉淀完全。明矾、氢氧化铝可用作净化废水的非特异性沉淀剂。蒸馏法适用于体积不太大而所含放射性物质不易挥发的废液,有人也用蒸馏法处理放射性闪烁液。离子交换法主要适用于以无机放射性物质为主的废液,比较适合在临床核医学实验室中使用 (参见“核医学实验室的设计”条)。

☚ 放射性污染的清除   放射性事故的处理 ☛
000186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