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支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支吾zhī wú支撑,对付。白居易《在家出家》: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支吾zhī wú应付; 对付。《董西厢》卷八:“若非君瑞,以书求救,怎地支吾? ” 支吾本作“枝梧”。“枝”的本义是小柱子,“梧”的本义是斜柱子,“枝梧”引申为抵触、抗拒的意思。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一些原诸侯的后裔纷纷自立为王,一时间天下大乱。 秦将章邯领军攻打赵国,赵军退入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章邯的军队兵临城下,包围了钜鹿,新立不久的楚怀王为救赵国,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赶往钜鹿去救援。 不料,宋义带兵刚到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就不再前进了,一下子停留了40多天。项羽请求宋义赶快进军,宋义不听,还狂妄地说:“要讲冲锋陷阵我不如君,要讲指挥谋划君不如我。”并下令: 凡是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 宋义不仅领兵不发,而且又借他儿子去齐国的机会,在无盐(山东东平东)大摆筵席饯行。当时气候严寒,天下大雨,士兵们又冻又饿,怨声一片。 项羽对宋义忍无可忍,一天早晨,他利用朝见宋义的机会,突然抽出佩剑,砍下了宋义的头颅。然后走出营帐,说:“宋义勾结齐国谋反,我受楚王密令,制裁了他。”别的将领被项羽的凶悍所震慑,“莫敢枝梧”,一致拥戴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接着项羽派人报告楚怀王,楚怀王见项羽已先斩后奏,也只得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这支部队。 “莫敢枝梧”一句写出了项羽杀宋义后,诸将不敢抵触的情况。后经演变,“枝梧”变成了“支吾”,意思有了较大的变化,多指说话含混、躲闪,有应付、搪塞的意思。 支吾zhī wú勉强支持;应付。白居易《在家出家》:“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 支吾zhīwú本作“枝梧”。“枝”的本义是小柱子,“梧”的本义是斜柱子,“枝梧”引申为抵触、抗拒的意思。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支吾zhīwú用话搪塞;说话含糊 支吾zhīwú〈动〉说话含糊其辞,躲躲闪闪,应付:支吾搪塞│他支吾了半天,什么也没说清楚。 支吾zhīwú【释义】 支吾zhī wu动词。用语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多用于贬义。 支吾zhī·wu❶用话搪塞: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七三1775)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 (四六·1074) 支吾zhī·wu应付:(凤姐)叫了那个,走了这个,发一回急,央及一回,~过了一起,又打发一起。(一一十·1396)于是见过王夫人,~了一件事,便过来到宝玉房中。(一○一·1296) 搪塞 搪塞敷衍塞责 ☚ 敷衍了事 不用心 ☛ 抵挡 抵挡抵(抵敌;抵阂;抵搪;抵拦;抵御;当抵) 挡(~风;~雨;拦挡;拒挡) 亢(亢扞) 抗 敌(敌挣;支敌) 搪(~风;~雨)当(当敌;抵当) 拒(撑拒) 遏圉(应圉) 梗 遮拦 遮阑 惩御婴御 扞遏 支御 支吾 支撑 支架 遮架 招架 另见:阻挡 抵抗 抗拒 ☚ 推 遮、堵、开通 ☛ 应付2 应付2支(支吾;支糊) 应会 搪塞俛仰(俛仰应荅) 过送 另见:将就 凑合2 马虎 借口 逃避 虚伪 ☚ 应付2 敷衍 ☛ 支撑3 支撑3支(支拄;支柱;支吾;支梧;支捂;支持) 撑(撑支;撑抉;撑拒;撑拄;撑住;撑持;柱撑) 搘(搘撑;搘捂) 顶(顶戗) 枝(枝柱) 擎(擎托) 牚 梧 摚拄 柱(~天) 抗 扶 绷拽 ☚ 支持 扶持 ☛ 说话躲闪 说话躲闪隐约其词 隐约其辞 隐跃其辞 ☚ 含糊 说话不实 ☛ 排遣 排遣排(排解;迁排) 解(挥解) 散(疏散) 消取 疏豁 遮拦 遮阑 支吾 另见:消除 寂寞 烦闷 忧愁 忧郁︱抑制 ☚ 排遣 无法排遣 ☛ 支吾equivocate;prevaricate;hedge;hum and haw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