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操纵价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操纵价格又译“管理价格”,“支配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而是由某些厂商或经济机构决定的价格。 操纵价格Administered prices操纵价格一词最早由美国的米恩斯(G.C.Merns) 在1933年的一份题为《产业价格及其相对非灵活性》的文章中提出。它是指公营或私营的大小企业在自由市场上依照自身的意志在他们所确定的一段时间内定出的价格。该价格一经确定,在短期内不随着供需发生变动,这是将市场对价格的决定权操纵在某些集团手里。此外,操纵价格不仅仅指市场上的物品价格,而且还指由厂方确定或以劳工与厂方的合同确定或以其他方式确定的工资率。操纵价格是伴随着市场垄断力量 (或者对市场供应的垄断,或者对产品供应的垄断,也可能由于政府的某项经济政策的出现) 而出现的。传统经济理论总是假定市场竞争是充分的,价格有充分弹性,从而经济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但这离经济现实越来越远。因此操纵价格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宏观方面,它为人们对30年代的大危机和70年代的滞胀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美国及日本的实证分析大都发现了下述共同事实:(1)一般而言,卖方集中度越高的产业,其价格的变动幅度越小,即属于操纵价格的产品越多。(2) 工资对价格上升的推动作用是与集中度有关的。在高集中度行业,一般工资上升率也高,可以通过提价转移较高的工资支出。(3) 在经济不景气时,操纵价格现象表现明显。卖方集中度高的产业在不景气时特别容易出现价格向下刚性。 操纵价格又称“受控价格”。在寡头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或默契规定的价格。操纵价格是企业规模扩大的结果。由于少数几家规模很大的企业控制了某种商品的绝大部分产销量,因而有能力决定与控制其价格和产量。例如当需求减少时,如果估计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的损益相当,就选择风险较小的高价少销的办法调整价格和产量。由于少数几家大企业实力相当,为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情愿通过串谋下的协议或自发性的协调来规定价格和产量。串谋下的协议,指各大企业进行直接的谈判,达成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拟定各企业生产的产量和彼此相同的价格。自发性的协调,指企业之间不公开达成协议,在安排自己的行动计划时把对手的预期反应加以通盘考虑,据此拟定自己的价格和产量。每个企业都既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又考虑几个对手的状况,在改变自己的价格和产量时会考虑到几个对手可能的反应,由此将自己的价格和产量调整到各企业都能接受的水平。有时价格由某一家企业规定,大家都追随这家企业的价格。这种以自发性协调来确定价格和产量的做法常见于寡头垄断条件下。 操纵价格 操纵价格又称受控价格。在寡头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大企业通过协议或默契规定的价格。 ☚ 垄断价格 含税价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