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撒鲁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又译为“撒罗儿、萨卢尔、撒勒乌尔、撒拉尔特”等,为唐宋时期,中亚突厥族乌古斯部落中一支。原游牧于河中、呼罗珊一带,后移居撒马尔罕。8世纪,信奉了伊斯兰教。13世纪蒙古西征,其中一支千余人编入西域回回军中,随蒙古军东进。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撒鲁尔部被安置在积石州镇守。元朝建立后,转为民户,同当地民族结亲,逐步形成中国撒拉族。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亦译“撒尔特”、“撒尔特兀勒”,意为“土著”。隋、唐时中亚乌古斯部落的一支。七世纪中叶与该部落其他支系迁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唐天宝(742—756)中徙西突厥故地(即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河中地区)、花刺子模及呼罗珊(今伊朗东北部), 成为中亚塞尔柱王朝(1055—1258)的主要居民。后因受歧视,大部分人西迁,留居的人与当地突厥化的波斯人、亚美尼亚人等融合成为土库曼人。十三世纪时其中一支取道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等地, 定居循化。与今撒拉族有渊源关系。

撒鲁尔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意为土著。亦译“撒尔特”、“撒尔特兀勒”。隋唐时是乌古斯部落之一支。中唐以后从赛浑河、伊犁及热海等地迁入河中、花刺子模及呼罗珊。最后,一部分人定居在东部安纳托利亚,是小亚细亚塞尔柱帝国的主要居民。由于遭塞尔柱人歧视分解,大部分撒鲁尔人向西迁移。而留居马鲁、撒拉克的一部分与当地突厥化的波斯人、亚美尼亚人等融合成为土库曼人。有些学者认为,其中一些人在公元1370—1424年之间(一说13世纪)取道撒马尔罕、吐鲁番、肃州到西宁,并定居下来,与今循化撒拉族有渊源关系。

☚ 撒里畏兀儿   契丹 ☛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又译撒尔特、撒尔特兀勒。意为“土著”。隋唐时中亚乌古斯部落的一支,以部落首领撒鲁尔之名为部名。七世纪中叶,与该部各支系徙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唐天宝中(742—756),徙河中(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花剌子模及呼罗珊(今伊朗东北和阿富汗西北部),成为东亚塞尔柱王朝的主要居民。后因不堪塞尔柱人的歧视及共所实行的分散乌古斯部落的政策,部分西迁。留居在马鲁及撒拉克的一部分与当地罕厥化的波斯人、亚美尼亚人等融合为土库曼人。另一支于元代取道撒马尔罕,经吐鲁番、肃州到西宁,定居循化,成为今撒拉族的主要来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