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保育儿童的妇女群众团体。 抗日战争初期,大批儿童无家可归,流落异乡,饥寒交迫。为抢救民族后代,培养难童健康成长,邓颖超和沈钧儒、郭沫若、李德全、刘清扬、沈兹九等联络国民党、各党派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起筹备,于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成立。 理事长宋美龄,副理事长李德全,宋美龄、史良、安娥、李德全、邓颖超、沈兹九、刘清扬等56人任理事,邓颖超等被推选为常务理事,聘请了包括国共两党领导人、救国会和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以及国际友人、驻华使节在内的286位名誉理事。 陈纪彝为总干事。 下设秘书处、组织委员会、设计委员会、宣传委员会、保育委员会、输送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该会1938年10月撤离武汉,迁往重庆。前后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抢救受难儿童,在武汉沦陷前,仅经该会宜昌接运站抢运入川的难童即达1.5万名;2.筹备分会,扩大儿童保育工作,在总会号召下,江西、广东、四川、安徽、福建、浙江、广西、湖南、陕甘宁边区、香港和南洋等地相继创设了20多个分会;3.筹设保育院,收容难童,总会和各地分会先后创建了53个保育院,保救了约3万名儿童;4.广泛进行募捐活动,为儿童保育筹集经费和物资。1946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举行成立8周年纪念会后,结束工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