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揽子;揽头lan53tsɿ53/t‘əu21lan53zi53/tou21包工头; 承揽某项事务的人。清光绪元年《吉水县志》卷四十九《艺文志》载李景春《上高宗皇帝书》: “原其所自,皆官吏相缘为奸,与市郭揽子、寄居士大夫通同为弊……恐百姓皆自输而不得与揽子、士大夫为弊故也。民不得自输,而揽子与士大人专利肆奸。” 民国二十九年《万载县志》卷四之一《食货·田赋》: “将此三色尽打虚钞与揽子变见钱……其余出剩尽打虚钞与揽子变见钱谓之揭钞钱。”或作“揽头”。《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八回: “揽头李智、黄四派了年例三万香蜡等料,钱粮下来,该一万两银子,也有许多利息。”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役工首人曰㩜头。”原注:“《汉书·陈汤传》: 㩜城郭之兵。 注: 㩜, 总持也。 字同擥。 《礼记·乐记》: 滥以立会。疏: 滥犹擥也,擥然有积聚之意。或作揽。”“㩜头”、 “揽头” 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