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提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提琴tíqín弦乐器,有四根弦,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提琴tí qín一种四根弦的胡琴: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要~,至于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五四·1273) 提琴tí qín一种弦乐器。1884年,花之安在《自西徂东》(卷三)中称提琴为“弦琴”。“提琴”这词的出现较晚,如1913年李叔同《西洋乐器种类概况》:“小四弦提琴(Violin)于弦乐器中属于最高音部。其音色幽艳明畅,富于表情,强弱自由,能现音度之微细,为合奏之乐器,又可独奏,常占乐器之王位。”1926年丰子恺《音乐与文学的握手》:“柱琴(harp)用金属制的弦,其表情的力与提琴(怀娥铃)属的弦乐器略异。”1935年刘诚甫《音乐辞典》“手风琴”条:“提琴: 乐器名,或曰即胡琴也。明神宗时,云间冯行人得之。又今西洋乐器。‘凡华林’(Violin),亦称提琴。”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彈拉諸器 > 提琴 提琴 tíqín 拉弦樂器,胡琴的一種。明·西泠長《芙蓉影·春餞》:“這是姑蘇潘落齋絕妙清曲,更兼提琴簫管、絲索串戲,無一不精。”清·徐珂《清稗類鈔·音樂·提琴》:“提琴,圓木爲槽,上冒蟒皮而空其下,竹柄貫槽中,柄端刻木爲龍首,柄有小環,貫四絃於其中,槽面正平,設柱以承絃。竹片爲弓,馬尾雙絃,間而軋之。”《清朝續文獻通考·樂七·樂器》:“提琴,四絃,竹柄,圓木槽,蟒皮。柄端刻龍頭。通長二尺六寸七分一厘,柄長二尺一寸一分七厘。面徑二寸三分,長三寸二分四厘。龍頭長與槽長等。柄末木簪頭,扣絃。柄上穿孔,四軸綰絃,俱在右。馬尾二縷繫竹弓軋之。” 提琴 乐器 乐器乐(乐具;乐物;乐品;民~;器~) 雅器 弦管 银字 鼓拍 另见:娱乐 弦 弹奏 击乐 乐声 悦耳 ☚ 乐器 弦乐器 ☛ 弦乐器 弦乐器弦(弦子;弦乐;弦徽;丝弦) 筝笆 玉柱 鸣弹 ☚ 乐器 弹拨乐器 ☛ 提琴满族拉弦乐器。柄为竹制,木制音箱上蒙蟒皮,杆端饰龙头,4弦,用竹制弓系马尾拉奏。清朝宫廷用于演奏宴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