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提洛同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提洛同盟

 又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以雅典为首的古希腊部分城邦结成的同盟。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反波斯同盟的领导权开始由斯巴达掌握。当波斯被赶出希腊后,战争主要在海上进行。雅典海军强大,对波斯战争的领导权落到雅典手中。公元前478年,为防御波斯再度入侵,在雅典将军阿里斯泰德创议下,以雅典为首,联合希腊本土及爱琴海地区的一批城邦结成同盟(约有200个),最多时达260个以上。因同盟的金库设在爱琴海南部的提洛岛上,同盟的会议也在提洛岛召开,所以这个同盟称“提洛同盟”。开始时,提洛同盟是独立的希腊城邦的联合组织,入盟各邦处于平等地位。为了战争的需要,入盟各邦按力量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兵员、舰船,交纳一定金额的岁币。后来,雅典逐渐控制入盟各邦,成为事实上的盟主。公元前468年,同盟的部队在亚洲帕姆菲利亚地区的攸里梅敦河口取得海、陆两方面的巨大胜利,给波斯以重大打击。随着对波斯战争的不断胜利,雅典越来越多地干涉入盟各城邦的内政,并把同盟变成雅典与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工具。公元前454年,金库被迁到雅典。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把各盟邦变成附属国,强迫它们进贡。雅典的高压政策,不断激起盟邦的反抗,但都遭到了残酷镇压。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同盟开始解体。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同盟被斯巴达强令解散。
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Tiluo tongmeng

希波战争期间以雅典为首组成的希腊城邦反波斯的军事同盟, 因同盟会址和金库最初设在提洛岛而得名。史学界亦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公元前478年末至前477年初,当战场已移至爱琴海域和小亚细亚时,斯巴达放弃了战争领导权,拥有海军优势的雅典被参战各邦推为领导国家,形成新的军事同盟。加盟国家除雅典外,最初主要是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爱琴海大多数岛屿的那些直接受到波斯威胁的国家。同盟总部包括金库设圣岛提洛岛。雅典人当选为盟军统帅和会议召集人。但同盟事务由每年一次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每个加盟国有相等的投票权, 以雅典为首的具有海军力量的一些盟国提供军舰、士兵,其他邦则提供一定数额的金钱。同盟的成立对打败波斯帝国起了决定作用。自公元前5世纪60年代始,随着雅典实力的增长,同盟成为雅典控制和剥削盟邦的工具。同盟金库被迁到雅典,捐款不仅由雅典自由支配, 而且捐款额和捐舰额也由雅典随意摊派。公元前464年,总额达400塔兰特以上的捐款变成雅典的重要财政收入。希波战争结束后,同盟并未解散,盟捐转化为贡金,雅典向盟邦派遣大批军事移民, 干预盟邦内政、外交、司法, 将盟国沦为附属国,因而同盟又被称作“雅典帝国”。附属国最多达250余个。不少同盟国家发动反雅典暴动,遭残酷镇压。公元前404年,雅典被斯巴达击败, 同盟被迫解散, 从政治史的发展角度看, 提洛同盟是希腊从小国分立状态走向统一的一个尝试。

☚ 萨拉米斯海战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

提洛同盟

又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为反对波斯侵略,于公元前477年结成同盟。因会址和金库最初设在提洛岛,故名。后成为雅典争霸海上的工具。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后被解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