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席拉吉斯拉夫·阿达麦茨,第一书记瓦希尔·莫霍里塔。该党成立于1925年5月,由社会民主党左派联合其他马克思主义小组组成。建党初期,提出为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主张没收大地主、大庄园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建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牢固联盟。二次大战中被禁止公开活动,转入地下,党的领导机构迁至莫斯科。1945年3月建立了以该党为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民族阵线。同年4月成立民主阵线政府,该党成为执政党。1948年2月清除了联合政府中的反对派力量,对内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强调同苏联结盟是捷外交政策的基础。1968年1月前中央第一书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支持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提出建设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由于苏联反对,1968年8月20日深夜,华沙条约国军队进驻捷境。10月签订《关于苏联军队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条件的条约》。1969年4月古斯塔夫·胡萨克取代杜布切克任中央第一书记。宣布“危机时期结束”,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基础,关心人民福利和繁荣,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对外关系上主张与苏联保持友好同盟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同发展中国家保持广泛的联系。1989年捷政局动荡,该党高层领导发生分歧。11月24日卡雷尔·乌尔班内克取代了执政不到两年的雅克什,出任捷共中央总书记。主张修正捷共多年来的执政方针,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实行民主竞争,建立联合政府。11月29日联邦议会批准从宪法上取消“捷共在社会上的领导作用”条款,该党领导人集体辞去政府职务,12月由各党派组成联合政府,结束了该党40年的执政历史。12月20日该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乌尔班内克辞职,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阿达麦茨任中央主席,莫霍里塔任第一书记,开除了原捷共中央总书记雅克什、前总统胡萨克、前联邦政府总理什特劳加尔等20多名领导人出党,制定了党在新时期的行动纲领和任务。提出该党的目标是建立公正的、民主的、人道主义的社会。党的任务是把捷共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左派政党”,成为捷民主运动的一员。要旗帜鲜明地同斯大林模式决裂,摒弃对马列主义的歪曲,放弃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政治上主张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各派政治力量和团体平等,通过自由选举建立各级代表机构;经济上主张建立市场经济,反对国营企业重新交给私人管,保护劳动人民利益。 ☚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院 捷克斯洛伐克公民论坛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1921年成立。1929年“五大”选举克·哥特瓦尔德为总书记,确定党的路线是反对资本主义,在捷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33年起,该党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的斗争。1936年“七大”制定了保卫民主、保卫共和国,反对希特勒侵略的路线,并通过组织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纲领草案。1938年德、英、法、意等国签订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该党被禁止活动,被迫转入地下。1939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并将其肢解为斯洛伐克国和由捷克与德国莫拉维亚地区组成的德国保护国。捷共为方便开展斗争,将斯洛伐克地区党组织独立,成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政治上仍受捷共中央领导。1945年3月在捷共总书记哥特瓦尔德主持下成立了由各民主党派组成的民族阵线。同年4月成立民族解放阵线政府,该党成为执政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1946年该党“八大”制定了由民族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2月领导人民粉碎资产阶级政变,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1949年,该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同社会民主党合并。1958年党的“十一大”宣布捷已建成社会主义基础,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1962年该党通过了实现社会主义,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和精神基础的决议。1967年该党决定全面实行新经济体制。由于经济恶化,党内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1968年捷共中央解除了诺沃提尼第一书记的职务,由杜布切克接任。杜布切克支持在捷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并提出建设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但遭到苏联的反对。1968年8月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古斯塔夫·胡萨克代替杜布切克任第一书记。1971年该党“十四大”宣布党朝着发达社会主义方向前进。1976年“十五大”提出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总路线。1988年5月米洛什·雅克什任总书记。雅克什强调该党“十七大”所通过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为实现这一战略准备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化,让人民更多的参与决策,改变中央机关的工作方针等。1989年东欧形势剧变,同年11月捷发生动乱,捷共采取退让政策,引起党内混乱,领导人一再更迭。1989年12月,捷共举行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捷共的目标是“建立公正的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张多党制、自由选举和建立市场经济,同“斯大林主义模式决裂”。由于捷共放弃原有的纲领,在党内造成混乱,党内分歧严重,党员纷纷退党。1990年11月3日至4日捷共召开“十八大”,通过了党的纲领宣言和组织章程等文件,指出捷共今后主要的方针是“继承进步、人道和民主的传统”,把党建设成“现代的、完全民主的左翼政党”。其目标是建设“民主社会主义”。反对通过任何暴力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大会还决定捷共在组织上实行联邦制,由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和斯洛伐克共产党两个独立的党联合组成,取消中央委员会和第一书记职务,设立由24名成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 ☚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