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拔本塞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拔本塞源

本: 树根。源: 水源。拔出树根,堵塞水源。原指背弃礼法,冒犯天子。语出《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同“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周朝进入春秋时期,王室势力渐渐衰弱,许多诸侯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各行其是,甚至侵犯王室利益。

公元前533年,周朝的大夫甘襄与晋国的大夫阎嘉争夺阎地的土地。晋国的梁丙等率领阴戎(少数民族)进攻周朝的颍地。周景王派大夫詹桓伯前往晋国,代表周天子历数自晋惠公从秦国归国以来,秦、晋等侵扰姬姓(周天子姓姬)国家,甚至造成戎人占据中原的过错,认为这都是晋国的责任。詹桓伯义正词严地说:“晋国有周王室,犹如树木有本,水有源,衣服有冠冕。如果晋国‘裂冠毁冕,拔本塞原(通“源”)’,后果将不堪设想。”晋国的叔向和赵宣子也回顾了从晋文公以后晋国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晋国确实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于是决定以后礼遇周天子,同时将阎地土地送给周朝,放回在颍地抓获的俘虏。后来周天子也派人逮捕了甘襄送给晋国处理。

“拔本塞源”遂用来比喻丢弃和毁灭根本,忘本叛逆。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从根源处杜绝,使不再滋生。


“拔本塞源;斩草除根”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拔本塞源;斩草除根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拔掉树根,堵住水源。比喻从根本上消除,不让其滋生。(本:树根。源:水源。)〈例〉对腐败现象要坚决拔本塞源。
【斩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ɡēn 比喻彻底除去祸根,不留后患。(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例〉对那些坏人,我们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斩草除根。
辨析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从根本上消除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宾语。
“拔本塞源”着重于消除不好的事物或思想;一般不用于人,适用范围较窄;用于书面语。“斩草除根”着重于非铲除不可;用于人或事物,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拔”不能写作“拨”,“塞”不能读作“sāi”或“sài”, “源”不能写作“原”。
  • 上一篇:八面圆通;老于世故
  • 下一篇: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拔本塞源”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拔本塞源

 词源,《左传·昭公九年》: “伯父若裂冠毁冕, 拔本塞原, 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故事】: 到了春秋时代, 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 有些诸侯各行其是,甚至侵犯王室利益。晋国的梁丙等率领阴戎 (少数民族) 进攻周朝的颖地。周景王派大夫詹桓伯前往晋国,指责他们侵扰周朝, 甚至造成戎人占据中原的罪责。詹桓伯严正指出: “我们对于晋国来说,犹如衣服有冠冕, 树木流水有本源, 老百姓有谋主一样。如果晋国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横地丢弃谋主,那么,即使象戎狄这样弱小的民族, 心里也没有我们周天子的。”晋国的叔向和赵宣子认识到晋国确实做了些错事, 造成了不良影响, 就向周朝认错赔罪。
【意思】: 拔起树根, 堵塞源头。本:根本, 根源。比喻丢弃根本。
【古例】: 章炳麟《儒术真论》:“惟仲尼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天为不明,知鬼神为无, 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 而万物之情大著。”
  • 上一篇:八仙过海
  • 下一篇:拔葵去织

拔本塞源báběn-sèyuán

本: 树根。源: 水源。拔出树根,堵塞水源。原指背弃礼法,冒犯天子。语出《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同“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周朝进入春秋时期,王室势力渐渐衰弱,许多诸侯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各行其是,甚至侵犯王室利益。
公元前533年,周朝的大夫甘襄与晋国的大夫阎嘉争夺阎地的土地。晋国的梁丙等率领阴戎(少数民族)进攻周朝的颍地。周景王派大夫詹桓伯前往晋国,代表周天子历数自晋惠公从秦国归国以来,秦、晋等侵扰姬姓(周天子姓姬)国家,甚至造成戎人占据中原的过错,认为这都是晋国的责任。詹桓伯义正词严地说:“晋国有周王室,犹如树木有本,水有源,衣服有冠冕。如果晋国‘裂冠毁冕,拔本塞原(通“源”)’,后果将不堪设想。”晋国的叔向和赵宣子也回顾了从晋文公以后晋国的所作所为,认识到晋国确实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于是决定以后礼遇周天子,同时将阎地土地送给周朝,放回在颍地抓获的俘虏。后来周天子也派人逮捕了甘襄送给晋国处理。
“拔本塞源”遂用来比喻丢弃和毁灭根本,忘本叛逆。亦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从根源处杜绝,使不再滋生。

拔本塞源

本:树根。拔掉树根,堵塞水源。原指背弃礼法,冒犯天子;泛指不辨是非,毁弃根本。春秋时,晋国的梁丙、张趯率领戎族侵犯周朝颍地,周景王派大夫詹桓伯到晋国交涉。詹桓伯义正辞严地说:“晋国有周王室就好比木有本、水有源、衣服有冠冕。如果你们毁弃冠冕,拔本塞源,后果将不堪设想!”终使晋国停止了侵犯。(见《左传·昭公九年》)

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树根,源,水源。亦作拔本塞原。原,亦指水源。《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一人!”唐丘鸿渐《愚公移山赋》:“我将拔本塞源,使无孑遗。得则为功之美,否则为身之耻。”——我将拔本塞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使余遗,做得到就是成功的美事,否则就是自己的耻辱。

☚ 八骏   灞陵夜猎 ☛

拔本塞源、正本清源;补偏救弊、舍本逐末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贪污腐败现象,如不能~,很难制止|防患除害要~|冀为中原除此巨患,~。
*也比喻毁灭根本:~,残害忠良。

○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

从根源上进行改革:~的措施|寻~之法,挽救教育|这种大刀阔斧式的举措,~之意可得而知。

●补偏救弊bǔ piān jiù bì

补救偏差疏漏,不从根上改变:苟不自其本而图之,则亦仅能~,偷为一时之治而已。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不从根本着手,只用力于枝节问题:~,贤哲所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拔本塞源

拔本塞源

拔掉根子,堵塞源头。比喻毁灭事物的根基。也比喻抓住根本问题。本:树根。源:水的发源地,源头。

☚ 爱毛反裘   拔树寻根 ☛
毁坏1

毁坏1

毁(毁伤;毁败;损毁) 摧(摧折;摧坏;摧戕) 破(破坏;~釜沉舟) 败(败倒) 偾(颠偾) 残挤 戕 堕(堕断;折堕) 荡 毁(毁废) 蚀 椓(椓毁) 龁 齿奇(齿奇龁) 隳(隳坏;~人城郭) 黥劓 发坏 齿昔啮 蹧踏 蹧蹋揃坏 淘坏
毁坏根本:拔本塞源 拔本塞原 拔塞本源 塞源拔本 伐根竭源
自己毁掉了自己的事业或赖以依靠的重要力量:自毁长城 自坏长城 长城自坏
毁败朝政:偾裂
毁败国家或集体事业:毁家败业
毁败宗族:覆宗
毁坏森林:毁林(~开荒)
毁坏面容:毁容 毁面 舋面
毁坏声名:灭名
毁坏名誉:毁誉
 褒贬毁誉:訾美
雷毁坏东西:雷殛
虫等咬坏物品:蛀(蛀蚀) 蠧(蠧蚀)
毁坏使残败:摧残 作践 作暴 糟蹋
拆除毁坏:拆毁 除拆 撤毁 撤坏 堕坏
烧掉毁坏:销毁 烧毁 焚削 湮灭 郁没
 销毁印章:销印
 销毁杀人罪证:毁尸灭迹
攻破烧毁:破毁
东西毁于兵焚:咸阳一炬 楚人一炬
摧残毁坏:残溃
击打毁坏:砸(砸坏) 捣毁
用火药炸坏:炸(~垮;~塌) 轰(~炸;~击)
毁坏掉:毁掉 消坏
 撕破毁掉:撕毁 扯毁
 熔化毁掉:销毁
 毁除,毁掉:毁撤
肆意糟踏毁坏:糟毁
甚易毁坏:推卵
彻底毁坏:痛毁
(损害;破坏:毁坏)

另见:损害1 破坏1 侵害 瓦解

☚ 毁坏1   损伤1 ☛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解决吃穿问题:觅衣求食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好问决疑
解决难题:解连环
解决疑难或纠缠不清的问题:挫锐解纷 解纷挫锐
解决棘手或疑难问题:拔钉抽楔 拔丁抽楔 拔楔抽钉 抽钉拔楔 抽丁拔楔
解决纷繁疑难的问题或事情:理纷解结
剖析解决繁杂疑难问题:剖烦析滞
能解决问题:顶事
将问题逐个解决:各个击破
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症下药 对症用药
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对症良药 对症良剂对症灵药 对症妙药 对症药石 对病灵药
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点金乏术 点金无术 无术点金
处理事情时,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迎判 迎刃而解 迎刃以解 迎刃立解 迎刃而理 迎刃而判 迎刃冰解 迎锋而解 刃迎缕解 刃迎节解
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也随之解决:一了百了 一了百当
解决使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指点迷津
解决了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点破迷津 指破迷津 指破迷团 指破谜团
迅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速战速决
果断迅速解决繁杂的问题:快刀斩麻 快刀斩乱麻
分析解决问题果断迅速:剖断如流 剖决如流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拔本塞源 拔本塞原拔塞本源 塞源拔本 塞源端本 伐根竭源 绝薪止火
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批郤导窾 批隙导窾 批砉导窾
做事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大处着墨
事情极易解决:沃雪(如汤沃雪) 如汤灌雪 如汤化雪 如汤浇雪 如汤泼雪 如雪逢汤 以汤沃雪

☚ 解决困难   解决不了问题 ☛

拔本塞源bá běn sāi yuán

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从根本上祛除病邪,扶助正气。《医方考 · 咳嗽门》:“以木能生火,故使二物入肝而泻肝,此拔本塞源之治也。”

拔本塞源bá běn sāi yuán

pull up the roots and stop the source—cast away one’s origin
❍ 你不应该蠢到~的地步。You shouldn’t be so stupid as to pull up the roots and stop the source of water.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拔掉树木的根,堵塞水的源头。比喻丢弃和毁灭根本,也指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abandon source,extirpate the root of an evil, pull up the roots and stop the source, cast away one’s origin

拔本塞源báběn-sèyuán

拔起树根,塞住水源。
❶《左传·昭公九年》载:周景王曾使詹桓伯责备晋国,说周朝对于晋国来说就像“木水之有本原(源)”,现在晋国目无天子,就好比“拔本塞原(源)”。比喻丢弃和毁灭根本。
❷《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后以“拔本塞源”比喻杜绝事物发生的根源,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

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

拔去树根,塞住水源。
❶ 比喻毁坏了根本。
❷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作“拔本塞原”。

拔本塞源ba ben se yuan

本:树根。源:水源。拔起树根,堵塞水源。原比喻丢弃根本。现多反其意用作比喻抓住根本。
【近】正本清源 提纲挈领
【反】顾此失彼 本末倒置
【注意】塞,不读sai或sai。


拔本塞源ba ben se yuan

本:树根。源:水源。拔起树根,堵塞水源。原比喻丢弃根本。现多反其意用作比喻抓住根本。
【近】正本清源 提纲挈领
【反】顾此失彼 本末倒置
【注意】塞,不读sai或sai。

拔本塞源báběn-sèyuán

见“拔本塞原”。明·王守仁《传习录》:“夫~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
【近义】釜底抽薪
〖反义〗缓不济急

拔本塞源bá běn sāi yuán

拔:拔起。本:树根。塞:堵塞。源:水的源头。即拔起树根,堵塞源头。比喻舍弃和毁灭根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