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版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版画bǎnhuà

用刀子雕刻或用化学药品蚀刻成的底版印成的画。

版画bǎn huà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木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1879年,杨少坪在《增广英字指南》(卷四)中,将Engraving译作“刻画”。“版画”一词是后来才出现的,如1928年丰子恺《西洋美术史·现代美术》:“其所描农夫有活跃的生命,少女有野花似的清新的神情,声名早驰于画界,一八六四年以后,每年出品于Salon。又不但擅作油画,而兼擅版画等小品。”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版畫、年畫 > 版畫
版畫  bǎnhuà

中國古代刻版於木、銅等質材上印刷而成的繪畫。唐朝已見,宋元大興,至明萬曆極盛,後世歷久不衰。其製作是在平面版材上,據畫稿進行刻製,刻除部分成凹陷,再在留下之凸版上塗以墨色,拓於紙面。可復製多份。由於使刀版,作品具有繪畫所無的特殊刀味版味,獨具審美價值。彩色印刷,由簡及繁,遼代有漏印套版彩色版畫,元代已見雕版彩色套印版畫,至明代發明“餖版”、“拱花”彩色套印法,反映版畫彩色印刷之迅猛發展。版畫表现題材豐富,舉凡經史子集、小説、戲曲、宗教、科技、方俗、天地、鬼神、草木蟲魚、世間人事皆可入畫。明、清之際,各地官刻民刻畫坊林立,互相競争,技術精益求精,遂出現地方、流派特色濃厚的版畫。其中主要有“平陽版畫”、“建安版畫”、“金陵版畫”、“徽州版畫”、“武林版畫”、“蘇州版畫”、“吳興版畫”、“西蜀版畫”及“北京版畫”等,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唐·馮贄《雲仙散録》引《僧圖逸録》:“玄奘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於四方,每歲五馱無餘。”明·黄毅夫序《臨汝二曲譜》云:“大板刻印,固然可以以一化百,然則求百之精,談何容易。”明·朱一是跋《蔬果争奇》云:“今之雕印,佳本如雲,不勝其觀。誠爲書齋添香,茶肆添閒;佳人出遊,手捧繡像,於舟車中如拱璧;醫人有術,檢閱篇章,索圖以示病家。凡此百事,正雕工得剞劂之力,萬載積德,豈遜於聖賢傳道授經也。”

版画

绘画的一种。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早期用作复制,于17世纪的欧洲发展为创作版画。依类型可分为7种:第1种为凸版型版画,如木刻;第2种为凹版型版画,如铜版画,于15、16世纪在欧洲流行;第3种为平版型版画,如石版画,源于17世纪末德国,1830年兴于欧洲,1876年传入中国;第4种为孔版型版画,如丝网漏印;第5种为独幅版画;第6种为玻璃版画;第7种为拓片。早期中国传统的版画为木版画,始于隋代,作于唐代757年的《陀罗尼轮经咒图》系现存最早版画,唐代868年4月15日所刻《金刚经》引首图也为早期珍品;至明清又有民间木版年画。14世纪木刻版画传入欧洲。1929年鲁迅倡导新木刻运动。

版画

069 版画

以刀和笔或钢针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过去一般绘、刻、印三者分工,称为复制版画,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由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称为创作版画。因工具材料的不同,现代版画可分为凸版,如木版画(木刻)、麻胶版画; 平版,如石版画; 凹版(又称腐蚀版),如铜版画三种。

☚ 版画、年画、帛画   年画 ☛

版画/凸版版画/木刻/复制木刻/创作木刻/中国新兴木刻/木口木刻/木面木刻/黑白木刻/套色木刻/套色版画/油印木刻/水印木刻/水印版画/木版水印/拓印版画/粉印版画/麻胶版画/塑料版画/纸版画/镂刻纸版画/剪贴纸版画/凸印纸版画/凹印纸版画/凹凸纸版画/套色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石膏版画/泥版画/石刻版画/砖刻版画/综合版画/实物版画/独幅版画/微形版画/版画藏书票/凹版版画/铜版画/孔版版画/镂孔版画/丝网版画/誊印版画/平版版画/石版画/PS胶印版画/木刻刀/梨木板/胶合板/油墨/油墨印刷工具/黑白木刻方法/刀法/刀味/木味/黑白对比/套色木刻方法/一版多色法/多版套色法/笔彩填色法/水印工具材料/马连/棕皮擦子/水印木刻方法/水印印刷技法/版画的装裱/版画的编号签名/铜版画工具材料/铜版画制作方法/铜版画技法/干刻法/雕刻法/美柔订法/蚀刻法/软底防腐法/飞尘法/糖水腐蚀法/浮雕法/蜡笔法/照相蚀刻法/套色铜版画/丝网/网框/胶刮/定位器/印台/晾画架/感光胶/脱膜剂/封网胶/丝网颜色/绷网/画稿分版/刻膜制版法/封网制版法/感光制版法/照相制版法/丝网版画印刷/网版清洗与回收/石印石/石印机/胶版打样机/胶印石版画/砂目版/光石版/磨版槽/药墨/药墨条/石版笔/石版纸/石印油墨/墨铲/油墨辊筒/石版制版方法/石版印刷/石版笔技法/墨汁技法/胶画法/喷雾法/刮刻法/水墨技法/反白技法/转写技法

☚ 人体画   版画 ☛

版画

版画

绘画和印刷工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造型艺术。是画家运用各种制版方法和印刷手段完成的绘画。即在平面的版上,通过刻、刮、贴、画、腐蚀、

版画四大版种

感光制版等手段,造成版面的凹凸不平;或对油墨的吸收与排斥;或对油墨的漏印与封堵,通过机器或手工着色印刷,便能在纸上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印痕肌理,这就是版画所具有的独特印刷美感。画家利用各种印版经过加工创作便能制作出各种版画作品,达到不同于其他绘画的特殊效果。按其制版原理、工具材料与印刷方法的不同可规纳为四大版种:凸版版画(木刻);凹版版画(铜版画);平版版画(石版画);孔版版画(丝网版画)。版画有下列特点:
❶间接性。即版画要经过画稿、制版、印刷三个步骤。画家必须通过“版”作媒介,再转印到纸上才能完成作品,不同于一般绘画的直接性表现。
❷复数性。通过印刷手段能产生许多幅同样的原作,这是其他绘画所无法做到的。
❸轻便性。版画多印制于纸上,幅面小,容易运送、携带和展出,是大众性的艺术。
❹工艺性。版画的制版,印刷过程就具有工艺性的特点。现代版画十分讲究印刷美感,尤其注重版画印纸和颜色的材料美、肌理美和整洁美。
❺平面性和简洁性。由于经过版的印刷而完成的作品必然地带来了平面性的倾向,也形成了版画造形和色彩的简洁明快。早期的版画只是作为复制绘画的印刷手段而存在,称为复制版画。现代的版画则是创造性的艺术,称为创作版画。是画家思维和精神的创造与材料、技术的完美表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版画   凸版版画 ☛
版画

版画Banhua

见版画部分“版画”条。

☚ 淡彩画   壁画 ☛

版画/凸版画/凹版画/平版画/孔版画/木版画/木刻/复制木刻/创作木刻/中国新兴版画/木口木刻/木面木刻/黑白木刻/黑白版画/套色木刻/套色版画/彩色版画/笔彩版画/油印木刻/水印木刻/水印版画/木版水印/拱花/饾版/十竹斋版画/浮世绘版画/民间版画/粉印版画/拓彩版画/拓包/麻胶版画/塑料版画/石膏版画/泥版画/石刻版画/砖刻版画/纸版画/剪贴纸版画/镂刻纸版画/漏印纸版画/水印纸版画/凸印纸刻版画/凹印纸刻版画/凹凸纸版画/套色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综合版画/实物版画/独幅版画/微形版画/版画藏书票/铜版画/蚀刻版画/克拉版画/凹印木版画/石版画/胶印石版画/PS版胶印版画/玻璃彩印版画/丝网版画/镂孔版画/誊印版画/绢印版画/木刻刀/梨木板/胶合板/胶印油墨/调墨油/速干油/油墨胶辊/调墨台/墨铲/木蘑菇/磨石/雕刻台/黑白画稿/上版/刻版/试印修版/印刷/刀法/阴刻/阳刻/刀味/木味/版味/黑白对比/套色画稿/分色上版/套色标记/套色印刷/主版/套色版/有骨套色/色块套色/混合套色/一版多色法/一版分阶刻印法/多版套色法/凹凸版套色法/分块组合套色法/薄印法/厚印法/叠色法/笔彩填色法/马连/棕皮擦子/水印笔刷/喷壶/水印纸/水印颜色/水印画稿/水韵味/拓印味/水印刻版法/湿纸/水印印刷技法/平印/渐变印/麻点印/干印/湿印/拱花印/粉印/拓彩印/版纹肌理印/叠色印/水墨渗化印/对印法/浮色漂印/凹凸印法/油水混合印/纸版水印/孔版水印/一版多色印/笔彩填色/饾版捺印/版画的整理/版画的装裱/版画的编号签名/版画原作/版画欣赏/木版画欣赏/铜版画欣赏/石版画欣赏/丝网版画欣赏

☚ 中国画欣赏   版画 ☛

版画

版画Banhua

画家用各种制版印刷技巧进行创作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从我国早期产生的木刻版画到欧洲出现的铜版画、石版画,以及本世纪30年代才兴起的丝网版画,都说明版画艺术与印刷技术的产生、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材料和印刷新技术的产生,版画艺术将以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而不断开拓发展。版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具有以下特点:
❶间接性。版画家不是直接在纸上完成创作,而是要通过画稿、制版、印刷三个创作步骤。或者说创作意图必须通过“版”作媒介,经过印刷手段再“转印”于纸上才能完成其作品。绘画是直接性表现,版画是间接性艺术。
❷复数性。因为有固定的“版”,通过印刷能产生多幅版画原作。一件版画可以印刷50张、100张,甚至更多,是其他绘画所做不到的。
❸工艺制作性。版画的制版、印刷过程具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特点和设计意识,现代版画的发展更加讲究制版印刷工艺技巧,注重版画的印纸、颜料、版材的选择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为紧密。追求版画艺术的材料美、印刷肌理美、工艺制作美、装潢整洁美……等。
❹平面性和简洁性。版画不宜过分追求写实的绘画性。由于经过制版和印刷而完成的作品必然地带来了平面性的倾向,也形成了版画造型和色彩的简洁概括,更适宜现代意识的夸张变形和装饰性的表现。
❺轻便性。版画多印制于纸上,幅面小,便于制作。更容易运送、携带、展出、收藏、房间悬挂及其他装饰美化,易于使广大观众直接欣赏到版画艺术原作,是大众性的艺术。版画的制作是画家在平面的版上,通过刻、画、刮、贴、封堵、腐蚀、感光制版等手段,或造成版面的凹凸不平;或对油墨的吸收与排斥;或对油墨的封堵与漏印,经过印刷机或手工着墨印刷,便能在印纸上形成丰富多采、变化无穷的印痕肌理,这就是版画所具有的独特印刷美感。版画家在各种不同的版材上进行加工创造,经过制版印刷的创作手段而完成多样形式风格的版画作品,达到不同于其他绘画的特殊效果,是绘画所无法表现的。版画一词英文为Print,含有雕刻、印刷、图片之义,范围较大。而在东欧及一些国家更把素描、水彩、插图、招贴画等也归入版画的范围。虽然版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对版画的含义和概念也不尽相同,但按其制版原理、工具材料与印刷方法的不同可统一归纳为四大版种:凸版画(木刻)、凹版画(铜版画)、平版画(石版画)、孔版画(丝网版画)。中国是版画的故乡,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是在新疆出土的东汉时代(25—220年)拓印在兰印布上的《菩萨像》,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期的版画只是作为复制绘画和印刷手段而存在,称为复制版画。现代的版画则完全是创造性的表现艺术,称为创作版画。是画家思维和精神、情感和个性、材料与技术的创造与完美表现,具有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艺术审美价值。版画不是绘画的复制或印刷品,版画也不同于一般绘画,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 版画   凸版画 ☛
版画

版画

运用各种制版印刷技术技巧完成的图画。它不是手绘,而是通过画稿、刻版,再以版为媒介经过印刷转印到纸上这三个环节完成。版画通过对原版的印刷能复制多份原作并可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因此版画是间接性艺术。中外最早的版画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中国木刻版画有1000年以上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创作版画的国家。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金刚经》卷首佛画《说法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刻版画,比欧洲木版画早500年。到了明清时期,木刻版画已日臻成熟,并出现双色套版和水印套色作品。一些小说、话本的木刻版画插图已达到相当高的成就,如 《十竹斋书画谱》、《西游记插图》等,镌刻精美,并对日本浮士绘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版画经鲁迅先生的提倡已进入多元化的创作领域。在欧洲16世纪才开始木刻与铜版版画,德国的丢勒曾尝试用铜版与木刻复印钢笔画,《启示录》系列木刻是他的杰作之一。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将腐蚀铜版画变成与油画一样表现力丰富的创作手段。德国女画家珂罗惠支(1867-1945)也留下了 《面包》、《无产者》等反映严酷社会现象的版画作品。
现代版画可分为4大版种; 凸版画 (木刻)、凹版画(铜版画)、平版画(石版画)和孔版画(丝网版画)。各个版种因其制版原理、工具材料和印刷方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版画具有独特的印制美感,印迹肌理以及使用不同制版手段所形成的刀味、木味等,经过制版印刷后作成的版画所达到的特殊效果是绘画所不能企及的。版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简明性,追求单纯、鲜明而强烈的艺术效果,更适宜现代意识的夸张变形和装饰性表现,兼之幅面小,易制作运输,因此版画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


古元 人桥

☚ 拼贴画   漆画 ☛

版画

以刀和笔为工具在木板、石板等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画,涂上油墨或其它颜料,直接在纸或纺织品上印出多份原作。由从前绘、刻、印分工的复制版画,逐渐发展成为作者自刻自印的创作版画,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就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版画、铜版画等,按刻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凸版(如木版画),凹版(如铜版画)和平版(如石版画)。

版画

版画

绘画和印刷工艺相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经过制版,再转印到纸上的绘画作品。画家通过刻、刮、贴、腐蚀或感光制版,造成板面凹凸不平,再用机器或手工着色在纸上印制成丰富多彩的画面。版画具有一般绘画所不能表现的独特印刷美感。根据制板原理、印刷方法、工具材料的不同分为4种版种:
❶木刻凸板板画。
❷铜板凹板板画。
❸石板平板板画。
❹系网孔版板画。作板画要经过画稿、制板、印刷3个步骤,可应用印刷手段重复制成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讲究造型、色彩的简洁明快,注意板画印纸和颜色材料的使用以及印刷技术的要求。

☚ 水粉画   插图 ☛
版画

版画

绘画的一种,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含义。狭义的版画是指伴随着印刷的发明而产生的艺术,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中国通用的版画一词即是此义。而西方广义的版画是指除油画和壁画等大幅绘画以外的所有绘画种类,如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插图等。
已知中国最早的本刻版画是唐咸通九年 (686) 雕印的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的扉画—— 《祗树给孤独园》。唐至五代是中国古代版画的初创期,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的黄金期。中国现代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鲁迅的极力提倡,至今已有长足的发展。14世纪初,版画传入欧洲,15到16世纪初,本刻及镌刻铜版画已成为德国艺术的重要门类,对文艺复兴起了重大的作用。大画家丢勒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制钢笔画,到了17世纪,又发展了腐蚀铜版画。
绘、刻、印是有分工的,用于复制图画的版画称为复制版画; 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称为创作版画。从性质和材料上又可分为:凸板,如木版画、麻胶版画; 凹版,如铜版画; 平版,如石版画等。其中,木版画又称为木刻,是版画的最早形式,刻在木材纵切面上的叫木面木刻,刻在横切面上的叫木口木刻。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铜版画是因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版为主而得名。流行于15、16世纪的欧洲,制作方法有干刻法、腐蚀法、飞尘法等,以腐蚀法最为常用。石版面画是同由18世纪末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术基础上发明而来的。

☚ 油画   水粉画 ☛
版画

版画

绘画的一种,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含义。狭义的版画是指伴随着印刷的发明而产生的艺术,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中国通用的版画一词即是此义。而西方广义的版画是指除油画和壁画等大幅绘画以外的所有绘画种类,如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插图等。
已知中国最早的木刻版画是唐咸通九年(686)雕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的扉画——《祗树给孤独园》。唐至五代是中国古代版画的初创期,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的黄金期。中国现代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鲁迅的极力提倡,至今已有长足的发展。14世纪初,版画传入欧洲,15到16世纪初,木刻及镌刻铜版画已成为德国艺术的重要门类,对文艺复兴起了重大的作用。大画家丢勒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制钢笔画,到了17世纪,又发展了腐蚀铜版画。
绘、刻、印是有分工的,用于复制图画的版画称为复制版画;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称为创作版画。从性质和材料上又可分为: 凸板,如木版画、麻胶版画; 凹版,如铜版画;平版,如石版画等。其中,木版画又称为木刻,是版画的最早形式,刻在木材纵切面上的叫木面木刻,刻在横切面上的叫木口木刻。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铜版画是因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版为主而得名。流行于15、16世纪的欧洲,制作方法有干刻法、腐蚀法、飞尘法等,以腐蚀法最为常用。石版图是由18世纪末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术基础上发明而来的。

☚ 油画   水粉画 ☛

版画

engraving


版画

engraving


版画

picture printed from an engraved or etched pl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