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拉萨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拉萨市Lasashi西藏自治区首府。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总面积2.90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441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9.3万(1997),其中市区13.8万人。辖堆龙德庆、当雄、尼木、曲水、林周、达孜、墨竹工卡7县。属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5℃。除每天有数班飞机至成都外,向北可至北京,向南可至广州,向西越喜马拉雅山可直抵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川藏公路成都至拉萨段全长2413千米,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55千米,拉萨至自治区各县(除墨脱县)均有公路相通,每日有长途旅客班车开往西宁、江孜、亚东、日喀则、山南等地。有2所普通高校坐落在该市。主要名胜古迹有布达拉宫、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小昭寺、龙王潭公园、西藏革命展览馆等。第6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萨场于1999年8月18~23日举行,设射弩、打陀螺、押加、马上项目4个比赛项目和41个表演项目,共有33个代表团的769名运动员参加。拉萨有各类体育场馆近千处。坐落在北郊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能容纳4000名观众,可进行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举重、摔跤等项目的比赛。 西藏体育馆 拉萨市西藏自治区首府。历史名城。总面积29052km2(2002年31662km2),其中市区544km2。总人口40.37万人。市区人口14.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2.44万。市域以山地为主,平原较少。海拔高度在3300m至5000m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年平均气温9℃,1月均温-1.4℃,7月15.7℃。年降水量506.1mm。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40.36亿元。工业总产值9.46亿元,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业门类有机械、电力、建材、森工、食品、纺织、制革和手工业。农业以牧业和耕作业为主,有耕地3.8万hm2,草场可利用面积60万hm2。2000年产粮食19.29万t,油菜籽1.08万t,蔬菜6.27万t,肉类1.8万t,奶类1.81万t。西藏交通枢纽,川藏、青藏、拉泽、拉亚、拉日和中尼国际公路,连接着拉萨通往西藏各地和国内各地及尼泊尔的公路交通。拉萨贡嘎机场已开辟4条国内航线,1条国际航线,通往北京、成都、重庆、加德满都等地。有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2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13个,科技人员797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0多km2。城区道路总长198.69km,面积199.8万m2。公共汽车和长途营运车辆646辆,营运线路13条,长159km,年客运总量86万人次。全市日供水能力10.29万m3,年供水总量2860万m3,用水普及率68.82%。园林绿地面积1360hm2,绿地覆盖率27.2%。旅游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等。拉萨市2003年总人口42.08万,其中市区人口15.29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27亿元,工业总产值2.4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6亿元。 拉萨市 拉萨市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思是“天神之地”,是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63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吐蕃王朝的都城从今山南雅隆一带迁来,修筑布达拉宫,建造大、小昭寺,使拉萨逐渐繁荣起来。拉萨是世界上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城市之一,她的古典遗迹和宗教氛围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此外,还享有“日光城”的美誉。 ☚ 旅游城市/著名城镇 日喀则市 ☛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拉萨河中游北岸。地处拉萨河谷平原西部,土地肥沃,气候比较温和,阳光充足,素有“日光城”之称,是藏族文化发源地之一。1951年和平解放,1960年设市,现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868平方公里,人口12.2万。工业有机电、电力、机械、建材、化学、食品和轻工等。织毯、制革工业著名,交通主要依靠汽车运输,次为航空,并有输油管道与青海格尔木接通。市内建有劳动人民文化宫、少年宫和西藏大学、民族学院。名胜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药王山、唐蕃会盟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