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美特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拉美特利1709—1751Julien Offray de Lameffrie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学过神学,但对神学十分厌恶,后改学医学,曾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坚定不移地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遭受过法国封建政府和教会的迫害。主要著作有《心灵自然史》、 《人是机器》、《论幸福》等。拉美特利把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的命题推而广之,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结构机能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多的心智能力,但是两者都服从机械运动这同一规律。他认为,人体的生理机械运动决定了人的自然欲望,饮食男女就是人的本性。人的自然欲望不仅决定人的需要和思想感情,而且也决定人的道德品质。从感性主义的人性论出发,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感官产生快乐的感觉,不幸就是产生痛苦的感觉。能满足自然欲望和带来幸福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拉美特利对宗教道德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说它强迫人们戕贱自己,反乎自然之道,违背人性。他提出了“自然法则”的概念,认为它是人们行为的根本法则,是自然赋予的一种内心感觉,它不需要教育、立法者和神的启示,是天然起作用的。它告诉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人们由自爱心产生爱他之心。自然法则是社会中则表现为有利社会的良好法律。拉美特利的伦理思想表现了法国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和满足物质利益的愿望。

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Lameiteli,Ju lien Offray de La Mett-rie

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医生。1709年12月25日出生于布列塔尼省圣马洛一个富商家庭。曾一度学习神学,但不久就对神学产生厌恶而改学医学。1733年到莱顿大学师从著名医学家波尔哈维,深受机械唯物主义医学思想的影响。1742年回国后任巴黎近卫团军医。因阐述无神论观点,1745年被免去军医职务,被迫逃亡荷兰。后应标榜“开明”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请迁居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宫廷御医。1751年11月11日死于食物中毒。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人是植物》、《伊壁鸠鲁的体系》和《幸福论》等。认为统一的物质实体是唯一的存在,运动同广延一样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动物是机器”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命题。认为人的身体状况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则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运用当时大量的医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材料,论证了人的心灵对人的机体组织特别是对人脑的依赖关系。认为脑子一旦出现毛病,脑子和感官之间的通道被堵塞,心灵的一切活动就全部停止。对精神现象所做的这种唯物主义解释,为行为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在现代唯物主义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他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无神论旗帜,立志要用“哲学的火炬”驱散神学的迷雾,在无神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孟德斯鸠   狄德罗 ☛

拉美特利1709—1751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

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物理学观点,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它不仅具有广延性,而且具有运动和感觉的属性。着重探讨了身心关系,断言人的思想、灵魂是人的肉体组织——大脑的机能,它以人的肉体组织状况为转移,并随肉体一起生长或消亡。但否认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表现了机械论的倾向。坚持唯物论的感觉论,把推理、判断、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称之为“想象”,但认为“想象”也只是“感性的原则”。把唯物论和无神论相结合,反对宗教宣扬的禁欲主义,宣称自然创造我们,目的就是为了要我们快乐。人遵循自然的情感便能得到幸福。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伊壁鸠鲁的体系》等。

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La Mettrie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最早代表。生于商人家庭,曾在荷兰读大学,毕业后回法国做军医,因发表《心灵的自然史》而遭迫害,逃往荷兰。匿名发表《人是机器》,又遭攻击,逃亡德国,在德国出版《人是植物》等书。
拉美特利坚决批判宗教神学和各种唯心主义思潮。他揭露宗教是“神圣的毒药”,经院神学家是“妖魔”,他们无事生非,发动战争,大搞宗教迫害,他们大肆宣扬的,不过是一些不值一驳的谬论。他宣称,只有无神论的宇宙才能是快乐的宇宙。他反驳神学目的论,指出,自然界的任何事情都有利也有弊,宇宙事物根本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人们假设上帝存在,是因为对自然原因无知。他批判唯心主义,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把唯物主义比作坚固的橡树。他认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用单子搞的谁也不懂的假定,是把事物心灵化了。他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和心、物并存的二元论。他公然宣称真正的无神论是驳不倒的,同神学和唯心论斗争是一种快乐。
拉美特利认为,自然界中到处都是永恒的物质,物质是自然界唯一的实体。物质永恒存在。广延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他象洛克一样认为事物的质分为两类,但他认为这两类性质都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物质运动的原因就在自身内,物体内的这种推动力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但他所说的运动,只是指机械运动。
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精神依赖机体,感觉能力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他认为,心灵的本质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才能揭示出来;而观察和经验告诉我们,心灵的状态是依身体的状态为转移的。他用自己的解剖知识,断定动物和人是由同样东西构成的,只是其组成器官的量和位置不同而已。他认为,思想是人脑这个器官的的功能。所谓心灵实体不过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名词,真正说来,心灵只是指我们身体里那个思维的部分。
拉美特利在认识论上是一个唯物论的经验论者。他断言“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他指出,经验是我们唯一的向导,一切认识都起源于感觉。感觉是外界对象作用于感官引起的。一个对象愈新、愈强烈,对感官的作用愈有力、愈清晰,则感觉就愈强烈。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他认识到“没有接受来的感觉,也就没有观念”。但他又认为,观念只是表示“物体的任意规定的符号”,判断只是把“观念排列组合起来”。这样就否定了理性认识的真正作用。他认为,观察实验是判断真假的标准,凡通过观察实验断定在自然中的东西都是真的,为观察实验否定的东西就是假的。

☚ 卢梭   爱尔维修 ☛
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1709—1751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生于圣马洛。先学习神学,后转向医学,173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742年任军医。因发表无神论著作,履次遭受教会迫害,先后逃亡荷兰和德国。对心理学的贡献有: (1) 提出“人是机器”论断。(2) 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3) 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主要著作有《心灵的自然史》(1745年)、《人是机器》(1748年)。

☚ 哈特莱   里德 ☛
000007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