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披裘负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披裘负薪 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 指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典见汉王充《论衡·书虚》:“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亦省作“披裘”。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 谷口子真 野抱 ☛ 披裘负薪裘:皮衣。负:背着。薪:柴。穿着皮衣,背着柴火。用作品行高洁、清廉孤傲之典。也作“披裘公”“五月披裘”。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到齐国游历,在路上看到一块金,就招呼旁边一牧羊人去拾取。牧羊人气愤地说:“你未免也太小看我了。看人不能只凭外表,难道大热天身穿皮衣、背负柴火的人,就一定很贪财吗?”季札知道今天遇到了贤士高人,问其姓名,牧羊人不屑回答。(见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 志向 志向志(志响;志乡;志望) 意(意向;意尚) 心胸 心事 抱负 蕲向 另见:意愿 愿望 抱负 兴趣 决心 得志 失意 ☚ 志向 志愿 ☛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解义】裘:皮袍。负:用脊背背东西。身披皮袍背着柴草。比喻不贪财爱物的人。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夏天穿皮袄打柴,见黄金而不拾。指隐士。“裘”,皮袄;“薪”,柴。晋·皇甫谧《高士传上·披裘公》:“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而睹公曰:‘取彼金。’公投鎌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暑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穿着裘皮衣背柴。汉·王充《论衡·书虚》载,季子夏五月出游时见路有遗金,遂呼一披裘而薪者取金,薪者投镰于地,瞋目而言曰:“您为何地位高却眼光短,相貌堂堂却语言粗野?我盛夏五月穿皮衣砍柴,难道是为您取金之人吗?”季子陪罪并请问姓名,那人说:“您以貌取人,不值得告诉您。”后因以比喻高士的孤高清廉,隐逸贫居。 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并列〕 裘,皮衣。薪,柴禾。身穿皮衣背负柴禾的人。指孤高清廉的隐逸贫居者。语本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例]古代~者往往是品德高尚的人。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裘:皮衣。薪:柴草。即身穿皮衣,肩背柴草。比喻隐山高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