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折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折柳zhé liǔ汉人送客至霸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为送别之词。雍陶《折柳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折柳zhé liǔ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怀念征人之作。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 折柳zhéliǔ┃┃ 折柳一枝,以表惜别。《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故代指送别。清·袁枚《送鱼门舍人入都》诗:“折柳路从江上尽,断肠人对暮天青。”另见577页“折柳”条。 ☚ 阳关 抗手 ☛ 折柳 折柳zhéliǔ┃┃ 或作“杨柳”,乐府横吹曲名。多作离别思念之词。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诗:“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另见546页“折柳”条。 ☚ 只鸡絮酒 邻笛 ☛ 折柳折留zhè liǔ据《三辅黄图六·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以“折柳”为送别之词。例:送客至此,人~(折留)不住,只好~相送! 折柳借指离别。宋范成大《二月三日登楼有怀金陵宣城诸友》诗: “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 折柳(一)送别之词的代称。《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盖取“柳”、“留”谐音之意。后则因以为送别之词。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雍陶·折柳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又《全唐诗》三二四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二) 古乐曲名。乐府诗有《折杨柳》,多写怀念在边征人之作,后世诗文多引作《折柳》,以为惜别之典。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二五《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 《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 折柳《三辅黄图》六《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为赠别之词。唐雍陶《折柳桥》诗有“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见《唐诗纪事》五六《雍陶》)古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多为伤别之辞,诗文中引作《折柳》,《文苑英华》一二六南朝梁元帝(萧绎)《玄览赋》:“已寤歌于折柳,复行吟而采莲。”唐司空图《春愁赋》:“《折柳》厌河梁之赠,《落梅》传戍笛之声。”——河梁赠别唱够了《折杨柳》,边关戍笛奏出了《落梅花》。 ☚ 折戟沉沙 晣兮若姣姬 ☛ 送行 送行送(送别;送路;奉送;将送;候送;~出长亭) 折柳 河梁别 燕于飞 河梁送别 河梁携手 另见:陪伴 行走 谈话 告别 看着 离开 迎接 ☚ 送行 相送 ☛ 折柳zhe liu❶see sb. off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