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抗麻风病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抗麻风病药治疗麻风杆菌感染所致疾病的药物。常用的氨苯砜、苯丙砜、麻风宁、利福平和反应停(酞胺哌啶酮)等。对麻风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适用各型麻风病。 抗麻风病药antileprotics是对体内麻风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有氨苯砜及其衍生物、麻风宁、氨硫脲、长效磺胺及抗麻风抗生素等。多数毒性较大,应用时需注意。 抗麻风病药 抗麻风病药抗麻风病药是能抑制麻风杆菌用以治疗麻风病和防止该病传播的药物。长期用药可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本组药物包括砜类、硫脲类、抗生素、氯苯吩嗪类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缺点是疗效慢、疗程长和可诱发麻风反应。 二乙酰基氨苯砜(DADDS) 为长效制剂。由于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因此常配成苯甲酸苄酯或蓖麻油的悬浮剂供肌内注射。适用于活动性麻风病和与麻风病人接触者的预防。不良反应与氨苯砜相似。 硫脲类 常用的硫脲类抗麻风药有氨苯硫脲、丁氨苯硫脲和巯苯咪唑。 氨苯硫脲(thioacetazone,TB1) 抑菌作用可能是由于分裂细菌的外壳和刺激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用于结核型麻风病,但作用不超过一年,一年后疗效降低。剂量为每日25mg,逐渐增至每日100mg维持量。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作用,皮炎,诱发麻风反应以及白细胞减少。 丁氨苯硫脲(thiambutosine) 药理作用和用途与氨苯硫脲相似,但它对症状的改善较快。可用于对砜类药不能耐受的病人。剂量为每日25mg,逐渐增至每日1.5~2g维持量。 巯苯咪唑(2-mercaptophenylimidazole) 药理作用也与氨苯硫脲相似,可用以治疗各型麻风。剂量为每日25mg,逐渐增至每日100~150mg维持量。本品不产生积蓄作用,毒性比砜类药小,有局限性皮肤瘙痒和麻风反应。 氯苯吩嗪类 克风敏和酞咪哌啶酮为60年代后期被临床采用的二个抗麻风药。克风敏(见“克风敏”条)由于毒性小,疗效稳定,已被广泛应用。 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 是一个代谢抑制剂,可用于各种麻风反应,特别是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等。对瘤型麻风反应疗效显著。剂量为每日100~200mg。本品有严重致畸作用。 抗生素类 具有抗麻风杆菌作用的抗生素有链霉素、紫霉素、卡那霉素、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和利福平等(详见专条)。其中利福平对麻风杆菌有明显杀菌作用,临床治疗有效,经利福平治疗的患者,皮肤中细菌在5周内全部被杀死,而氨苯砜需5个月。利福平对氨苯砜耐药的麻风杆菌同样有效。 目前在麻风病化疗中,逐渐趋向于合并用药以阻止或减缓耐药性的出现和加速细菌的转阴,如利福平-克风敏-氨苯硫脲三药合用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乙胺丁醇 氨苯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