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抗战文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抗战文艺

抗战文艺

三日刊。1938年5月4日创刊于武汉。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先后由楼适夷、姚蓬子、锡金、罗荪、冯乃超、叶以群、戈宝权等编辑。1938年10月8日迁往重庆出版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由老舍、姚蓬子执编。该刊在创刊时由当时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作家33人组成编辑委员会。在武汉沦陷前夕曾出4期《武汉特刊》,另有《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文协成立七周年并庆祝第一届文艺节纪念特刊》,以及纪念鲁迅、高尔基、罗曼·罗兰、郭沫若、老舍的特辑。该刊重视通俗文艺,及时报道国统区、沦陷区和延安等敌后根据地文艺动态以及各国民主作家支持中国抗战的活动。曾开展过对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和对周作人附逆的斥责,以及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研讨。主要撰稿人有郭沫若、茅盾、老舍、郁达夫、姚雪垠、楼适夷、叶以群、艾青、胡风等。1946年5月4日出至第10卷第6期停刊,共出72期。

☚ 文艺阵地   文艺新潮 ☛

《抗战文艺》

会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主办。1938年5月4日在武汉创刊,同年迁重庆出版。《发刊词》 写道: “文艺——在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疆场上,一位身经百战的勇士! 因而,我们号召全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为着强国文艺国防,扫清小集团观念和门户之见,把大家的视线集注于当前的民族大敌。” 主张把整个文艺运动,作为文艺的大众化运动,深入到广大的抗战大众中去。登载了大量有关抗战的论文、诗、通讯、小说、漫画及歌谣,还设置 《每周论坛》,针砭时弊,鼓舞抗战热情。共出版正刊、特刊77期。1946年5月4日在重庆终刊。

抗战文艺

《抗战文艺》

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初为3日刊,后改为周刊。1938年5月4日于武汉创刊,主编姚蓬子,编委有:王平陵、田汉、安娥、朱自清、朱光潜、成仿吾、老向、老舍、吴祖湘、宋云彬、周天、郁达夫、胡风、胡秋原、茅盾、徐炳昶、冯乃超、夏衍、陈西滢、张天翼、舒群、阳翰笙、叶以群、叶绍钧、楼适夷、郑伯奇、郑振铎、穆木天、锡金、钟天心、丰子恺、孔罗荪等。《抗战文艺》的内容以文艺通讯、报告、速写为主要栏目,其它栏目还有论文、小说、漫画、歌谣、文艺简报等。直至1946年5月终刊,历时8年,真正起到了推进抗战文艺运动,建设国防文艺工作的作用。

☚ 批判现实主义   两种民族文化学说 ☛
000037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