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抓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抓周

抓周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卜戏民俗,又称“试儿”“期周”等,即把兵器、玩具、文书、工具之类放在刚满周岁的儿童面前,任其抓取,凭借其先抓的物品来判断他日后的性情、志趣、前途。

抓周的风俗可能最早始于三国时代,到了南北朝时期已在江南流传。第一次明确记载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其云:“江南风俗,儿生一,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加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到了宋朝,这一风俗已传到黄河流域,成为中原地区的育儿盛礼,人们对它深信不疑,相关的记载也更为详尽。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梁(今开封)的试儿风俗:“至周岁生日,罗列盘饯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及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此小儿之盛礼色彩。”后来仪式日渐隆重,迷信气氛也愈加浓厚,甚至留下了不少“应验”的典故。如《宋史·曹彬传》载曰:“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古代祭祖的礼器),斯须(即须臾、一会儿之意)取一印,他无所试,人皆异之。”后来曹彬果然以武功留名青史,曾任节度使、检校太师、枢密使等职。

这一民俗一直到清朝还在传承。《红楼梦》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说道,贾宝玉满周岁时,他父亲“政老爷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是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欢”。

今天,抓周这一民俗还未完全消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仍然通过这一小小的游戏,表现出对子女的期盼。只是时移势易,可供抓取的东西已改头换面,变成电子辞典、书籍、手机、信用卡之类了。尽管这种以偶然性作为预测未来依据的举动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封建迷信,而是折射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和人伦亲情。

抓周tʂua213 (pfua213) tʂəŋ213

旧俗小孩周岁时摆玩具吃食用具,让其随意拾取以测志趣性情: 王家小孩~抓的是书,肯定是个读书人。

抓周2556旧时小孩满周岁时,摆出各种物品,让孩子自由抓取,以预卜孩子的志向、前程。北京官话。北京〖〗。老舍《牛天赐传》:「天赐的生日有两项重大的典礼,一项是大家吃打卤面,一项是抓周。」中原官话。青海西宁〖〗。江淮官话。江苏扬州。湖北鄂州〖〗。细伢在~。湘语。湖南长沙〖〗。赣语。江西南昌〖〗、波阳〖 〗。◈ 《负曝闲谈》一:「我却记得你~的日子,犹如在目前一样。」熊式一《天桥》:「大同和小明的周岁之日,开宴之前,外老太太把~的仪式安排得妥妥当当,万无一失。」

抓周zhuāzhōu

抓周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卜戏民俗,又称“试儿”“期周”等,即把兵器、玩具、文书、工具之类放在刚满周岁的儿童面前,任其抓取,凭借其先抓的物品来判断他日后的性情、志趣、前途。
抓周的风俗可能最早始于三国时代,到了南北朝时期已在江南流传。第一次明确记载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其云:“江南风俗,儿生一,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加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到了宋朝,这一风俗已传到黄河流域,成为中原地区的育儿盛礼,人们对它深信不疑,相关的记载也更为详尽。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梁(今开封)的试儿风俗:“至周岁生日,罗列盘饯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及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此小儿之盛礼色彩。”后来仪式日渐隆重,迷信气氛也愈加浓厚,甚至留下了不少“应验”的典故。如《宋史·曹彬传》载曰:“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古代祭祖的礼器),斯须(即须臾、一会儿之意)取一印,他无所试,人皆异之。”后来曹彬果然以武功留名青史,曾任节度使、检校太师、枢密使等职。
这一民俗一直到清朝还在传承。《红楼梦》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说道,贾宝玉满周岁时,他父亲“政老爷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是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欢”。
今天,抓周这一民俗还未完全消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仍然通过这一小小的游戏,表现出对子女的期盼。只是时移势易,可供抓取的东西已改头换面,变成电子辞典、书籍、手机、信用卡之类了。尽管这种以偶然性作为预测未来依据的举动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封建迷信,而是折射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和人伦亲情。

抓周

旧日风俗,小儿周岁时,陈列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具,及其他物品让其抓取,以预测其一生性情和志趣。谓之“抓周”。《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年正是你的周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周儿。”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活動(附) > 抓周
抓周  zhuāzhōu

亦稱“試兒”、“試晬”。舊俗於小兒周歲時,家人將各种玩具、用物陳列其前,讓孩子任意抓取,謂可預測孩子一生性情志趣和前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爲製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鍼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寳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爲試兒。”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硯)算秤等,經卷針、綫、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爲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明清之後,俗通稱“抓周”。《紅樓夢》第二回:“那周歲時,政老爺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世上所有的東西,擺了無數叫他抓,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參閲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一、卷四。

各种风俗

各种风俗

旧时婴儿周岁抓物试志的风俗:抓周 试儿 试晬
旧时岁时风俗之一:送穷 除贫
古代的一种风俗:镂鸡子
国家的风俗:国俗
各个地方的风俗:方俗
当地的风俗:土风
边地的风俗:边俗
僻远地区的风俗:疏俗
民间的风俗:民俗 民风 萌俗 氓俗甿俗
乡间的风俗:乡俗 乡风
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凿齿
过年的风俗:年俗
除夕终夜不睡:守岁
岁晚置酒邀友辞送旧岁:别岁
良善的风俗:善俗
淳朴的风俗:醇俗 真风
淳美的风俗:美俗
敦厚古朴的风俗:淳风
奇异罕见的风俗:奇风异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遗风余俗

☚ 风俗   不好的风俗 ☛

抓周

汉族生育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小孩满周岁时,举行此仪式。届时,先为小孩沐浴,穿上新衣,然后将文房四宝、珍宝古玩、彩缎花朵、秤尺刀剪及各种玩具、用具陈列于屋中,任由小孩随意抓取。以其所抓之物来预测孩子将来的爱好、志向及前途等。该习俗现仍在部分地区流行。

抓周

育儿习俗,古人以一周岁为晬,故又称此为“抓晬盘”。此俗始于南北朝,满族沿之。婴儿满周岁之日,其家人将纸笔、书册、弓箭 (女孩易为针线) 等物置于托盘内或炕上,命婴儿抓取。农村尚有用锄头、马鞭、算盘等物者。据传视其所抓之物便可知其志向。如抓纸笔书册将读书从文,抓弓箭为习武,抓鞭子为赶车,抓算盘为经商等等。亲友则视婴儿所抓之物向其父母致以祝辞。清宫内皇子、公主、皇孙等亦行此仪。事毕,帝、后等还要赏给珍玩、如意、文具、衣帽等。

抓周

009 抓周

古时称拈周试晬,婴孩周岁时预测前程的礼仪。是日,陈列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具于婴儿面前,听其抓取,由婴儿所抓之物以定其成人后的前程、志向等。如婴孩抓笔墨则预示将来喜文,抓刀、枪则预示将来尚武。

☚ 百岁   加冠礼 ☛
抓周

抓周

清代民间的育儿习俗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抓周”又叫“试周”,是清代汉族在孩子出世满一周年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婴孩性情、志趣或占卜未来的民间仪式。它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北齐以前称 “抓周” 习俗为 “试儿”,宋代则称其为 “周晬、“试晬”,明代则叫 “朞周”。至清朝改称为“抓周”或“试周”。举行这种仪式时,由家长在周岁婴儿的面前摆放文具、玩具、食品等物,任幼儿抓取。然后家长对幼儿所抓之物进行占卜,预测未来。

☚ 周岁   试儿 ☛

抓周

是用来卜测幼儿性情、志趣、前途和职业的一种仪式。流行于我国汉族许多地区。婴儿过一周岁生日时,家人便为其举行周岁礼,其礼较为隆重,除亲友庆贺,主人款待之外,抓周是一项重要内容。父母为其准备文具、玩具、生活用具等物品,任其抓取,俗信孩子所抓物品和他的品性、未来前途有关。

抓周

抓周

又称试儿、试晬。这是一种为预卜幼儿将来志趣和职业前途的迷信习俗。南北朝时称为“抓周试晬。”“晬”即婴儿周岁。《颜氏家训》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至宋时已成为“小儿之盛礼”。至明代,又称“期周”,清代,又称“抓周”、“试周”。《红楼梦》第二回有贾宝玉抓周的详细描述:“那年周岁时,政老爷(贾政)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为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政老爷便大怒了,说: ‘将来酒色之徒耳’。”安徽各地都有抓周习俗。按活动的设置,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婆家为外孙筹办抓周仪式。如巢湖市,外孙周岁那天,外婆家要给外孙抓周,送礼品。抓周时,外孙坐在桌上,抓取用筛镜(即筛子和镜子合在一起)盛着的文房四宝、刀剑模型、算盘、胭脂花粉、针线、花绷等物品。肥东县,若是外孙过生日,外祖母要购买文具和玩具等,若是外孙女过生日,外祖母要购买针线和玩具,并将所买之物陈列桌上,任小孩选玩。一是由小孩的父母或祖父母设立抓周仪式。根据抓周物品摆放器具的不同,又可分为3类:一类为抓周物品放在桌上。如旌德、歙县、休宁、铜陵、东至、芜湖、六安、金寨、太和等地,所放物品多为文房四宝、书籍、算盘、尺、斗、秤、钱币、玩具、衣物、刀、斧、枪、木犁、食品等,摆放的数量有多有少,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有文房四宝和算盘。黟县人则是先将抓周物品放在茶盘里,然后再将茶盘放在桌子上。一类是用筛子摆放。如全椒、嘉山等。一类是用大簸箕摆放。如铜陵的一些地方。
抓周是人生命运的第一次预测,黟县就有“周岁定百岁”之说,故江淮民间极为重视。抓周前,有些地方为了获得祖先的庇佑,还要祭祖。如东至设家祭告慰祖先,黟县在厅堂上点香烛,然后由父母抱着婴儿敬祭。

☚ 满月酒   五 庆生辰 ☛
抓周

抓周

亦称“试儿”、“试周”、“试晬”、“揸生日”、“抓生”。婴儿周岁时预测其性情、志趣和前途的礼俗。《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唐宋以来山东亦风行晬盘试晬的习俗。《寿光县志》:“生子晬岁,设矮几,置万物,令婴儿任意取之,名曰抓周。”近世多置物于笸箩内,令婴儿随意抓取,以为盛举。《莱阳县志》:“周岁则新其衣履,陈设各种物品,令其抓取,谓之揸生日。取书者,士;农器者,农;工器者,工;商器者,商;官帽者,贵;银钱者,富;取土者,夭;取棍者,贱。”胶东地区抓周之物,面塑寿桃必不可缺,婴儿往往首先抓取,家长则喜称“长命百岁”。现仍有行之以为笑乐者。

☚ 两乔   抢婚 ☛

抓周zhua zhou

the grabbing test on the occasion of a baby’s first birthda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