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沉香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沉香亭

沉香亭

雪蓑渔隐作。《曲海总目提要》著录。今无传本。此剧以唐明皇、杨贵妃在兴庆宫东沉香亭赏花、李白醉写〔清平乐〕为主要关目,故名《沉香亭》。此外,剧中还写及钿盒定情、锦绷拜母、霓裳之舞、七夕之誓、马嵬之变,高力士脱靴进谗、李白醉听宠姬歌、李白与安禄山相对大骂、明皇欲授李白官职而为宫中所阻,最后结束于以李少君之术,召杨妃相见。此剧虽与《惊鸿记》传奇同一题材,但各有着重点。参阅“惊鸿记”。

☚ 天福缘   立命说 ☛

沉香亭

沉香亭

《春台班戏目》著录。事见清张韬《李翰林醉草清平调》杂剧。叙演唐玄宗与杨贵妃赏花沉香亭畔,召李白赋新词。帝亲为调羹,贵妃为之捧砚,高力士为之脱靴。李白带醉挥毫写《清平调》三章。

☚ 李白醉写   醉杨妃 ☛
沉香亭

沉香亭

子弟书。清代民间讲唱文学。清佚名撰。根据李白沉香亭吟诗的历史故事编写而成。据载,李白在任翰林期间,一次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牡丹,李白奉旨作《清平调词》三首。表现了李白杰出的才华。

☚ 盗令牌   随缘乐 ☛

沉香亭

 

·李 濬·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棒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等宿醒未解,因援笔赋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龟年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罗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饰绣巾重拜上意。
 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乌皮之缝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拳拳如是?”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怨之。上尝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悍而止。

 

〔选自《松窗杂录》〕

●●
 《松窗杂录》是唐人李濬撰写的笔记,作者在唐玄宗时曾任润州刺史、虢、路二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他是李白同时代的人,并是朝廷大吏,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他记述的李白在沉香亭吟诗的故事,不一定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但确有一定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这篇可说是有真人真事根据的。一般而言,真人真事的作品由于作者不得不注意事物的本来真象,不能任意地虚构,因此,就不易把人物写活。然而,这篇小说里的李白、杨贵妃、高力士都是有性格的形象。所以有此成功,重要的是作者从“小事”上做文章的。
 著名作家茅盾认为:固然要从大事件上烘托人物,然而,也极需要从许多小事件上把人物烘托出来。李白、杨妃、高力士的性格正赖于小事件的刻画。
 宫中牡丹开放,唐玄宗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步辇为宫中手推的小车。诏梨园弟子来演奏,挑选了十六种乐器。月夜带妃子游赏,表现了玄宗耽于声色。他还不想听旧乐,要用新词。又连夜诏来李白,这个事件就把玄宗荒淫的一面表现出来了,人物性格在叙事中自然地带出来了。
 描绘李白也用这种手法:玄宗派当时的音乐家李龟“持金花笺”去找来李白,让填新词。李白的仓卒上阵,而且“宿醒未解”即隔宿醉酒还未醒。在这种情况下,李白立即“援笔赋之”。这刻画了李白的才思敏捷,功力深厚。最能表现李白的是他那三首歌颂名花、倾国的诗。这三首诗,有的赞美杨贵妃的美丽,“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比为美丽的仙子。有的是对玄宗宠信杨妃的描绘。“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不管如何,对玄宗的夤夜歌舞、对贵妃的爱宠,也表现了吹捧的态度,又刻划了李白性格上未能完全免俗的一面。他称赞杨贵妃,却终因杨妃的进馋,李白又受到损害。杨妃那么欣喜地接受一位大诗人的吹捧,从她那洋洋自得的态度中,表现了她的矜持。一天,她重吟李白的词,力士因李白酒醉时让高力士脱过靴子,力士一直忌恨。就对杨妃说,李白拿你比赵飞燕,这是贬损你,你为什么还那么推许他呢?”仅仅一句话,就把杨妃的恨魔调动起来,最后阻止玄宗任命李白为官,说明杨妃是个心怀狭窄,且又无知的女人。小说,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落笔:写出李白的才思敏捷,杨妃的骄矜、愚昧、刻忌,高力士的阴险、狡诈。作为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小说,既写人物的所长,也写其所短,这样反而使人物是“活”的了。这是《沉香亭》显著的特点。

“沉香亭”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元曲典故 - 可可诗词网

沉香亭

《沉香亭》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开元中,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二章。……龟年捧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词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妃饮罢,敛绣巾再拜。”

【释义】沉香亭是唐玄宗时兴庆宫中亭子,玄宗与贵妃在此赏牡丹,命李白进新词,乐歌宴饮尽欢而罢。又见《冷斋夜话》,参“海棠春睡”条。

【例句】①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张养浩〔双调·清江引〕《咏秋日海棠》)此处用《冷斋夜话》中沉香亭典故,以海棠花比贵妃。②沉香亭上幽欢,甚陶令篱边,月惨风酸。(张可久〔双调·折桂令〕《秋日海棠》)此处也用《冷斋夜话》中海棠比妃子典故。③沉香亭嚼徵含商,舞按霓裳,病倚香囊。(张可久〔双调·折桂令〕《太真病齿图》)此用玄宗沉香亭赏花典故,戏题《太真病齿图》。④爱我时沉香亭比并着名花咏。(佚名〔双调·水仙子〕)同例②义。⑤妃子学得霓裳羽衣舞,同往御园中沉香亭下,闲耍一番。(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二折)唐以后文学作品写明皇故事,常写到沉香亭。⑥长安市上酒为狂,沉香亭畔作文章。(乔吉杂剧《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四折)李白道白,自我介绍,说到沉香亭应诏写词事。


《沉香亭》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沉香亭》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为?”遂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等宿醒未解,因援笔赋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龟年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罗梨七宝杯⑾,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饰绣巾重拜上意。

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乌皮之缝为深耻⑿,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拳拳如是?”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怨之。上尝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悍而止。

(《松窗杂录》)

注释①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是唐王朝的极盛时期。②禁中——宫中。③兴庆池——即兴庆宫南的龙池。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南,史称“南内”,是唐玄宗听政和居住的地方。沉香亭,立于兴庆宫的龙池东岸,其亭全部为沉香木建筑,故名。④步辇(nian)——古时用人拉的车叫辇,秦以后,去轮为舆,改由人抬,叫步辇,为皇帝皇后所乘。⑤李龟年——唐代宫廷乐师。善歌,又善奏羯鼓、筚篥。玄宗时倍受赏识,在梨园供职,能自撰歌曲。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⑥翰林学士——唐玄宗时始以文学侍从官选充,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绝密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因此参预机要,号称“内相”。李白在玄宗时,供奉翰林。⑦群玉山——传说女神王母娘娘的居所。⑧瑶台——王母娘娘的宫殿瑶池。⑨飞燕——即赵飞燕,是西汉成帝的皇后,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传说她身轻似燕,能立在人托的盘子上跳舞。⑩梨园弟子——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300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弟子是对梨园歌舞艺人的称谓。(11)太真妃——即杨贵妃杨玉环,她初为寿王瑁妃,入道号太真,进宫后得宠于玄宗,册封贵妃。晓音律、善歌舞。(12)高力士——唐朝宦官。武则天时入宫中。唐玄宗即位,引置左右,为内给事。开元初,知内侍省事,特加宠信,四方奏请,皆由他审阅呈进。

赏析李濬的《松窗杂录》是记录唐代皇帝、后妃、卿相轶闻琐事的一部笔记。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了适度的夸张和虚构,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极富随笔味道。这篇记述李白在沉香亭吟诗赋词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琐事的记述中表现人物性格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沉香亭座落在兴庆宫南龙池的东岸,亭下种着各色名贵牡丹,“本红、紫、浅红、通白者”无所不有。当牡丹盛开,争媚斗艳之时,唐玄宗乘月夜与杨贵妃前来观赏。下令挑选最佳乐工奏乐唱歌以助兴。正当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玄宗说:今天“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为?”于是命令李龟年手持“金花笺”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以赋新词。在这小小的变故之中,暴露了玄宗的耽于声色。谁知李白已酩酊大醉,承旨时还“宿醒未解”。在这种情况下,他“援笔赋之”,写出三首《清平调》。三言两语就勾勒出李白敏捷的才思。当然,最能表现李白才华的还是那三首援笔立就的《清平调》。第一首赞美杨贵妃的容貌如同带露的牡丹,人世罕见,只有仙子才能与之媲美;第二首赞美杨贵妃如同一枝含露的红牡丹那样艳丽而芳香,只有那新妆初扮的赵飞燕才与之相似;第三首是描绘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欣赏名花和美人就会消除一切烦恼忧愁。玄宗读后大喜,命令梨园弟子调弦试音,让李龟年演唱。杨贵妃品酌美酒,笑领歌意,表现得骄矜自得。玄宗为了贵妃的欢欣,也吹起玉笛伴奏,并“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在动作表情的描写中活现出他们寻欢作乐的情景。李白因三章《清平乐》博得玄宗赏识。高力士因李白曾于玄宗前让其脱靴,深以为耻,忌恨在心,趁杨妃重吟李词之机,口出谗言,激起杨妃的怨恨。因此,“上尝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悍而止。”杨妃的刻忌、高力士的狡诈,在叙事中自然地显露出来。

沉香亭

在唐代长安兴庆宫南部龙池之东北。是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观赏牡丹而建。因此亭是用沉香木修建而成,故名。天宝二年(743)春,玄宗在沉香亭与扬贵妃饮酒,请李白至沉香亭赋诗,写下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三“沉香亭北倚阑干”。即指此。

沉香亭chén xiāng tíng

唐代长安宫中的一个亭子,唐明皇与杨贵妃在这里观赏过牡丹: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塚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七七·19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