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商品销售审计
对商业企业向零售商店及其他单位整批商品销售业务的审核、稽查。其目的在于证实销售业务的合法性及记录的正确性。审计程序一般是: 首先对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可用问题调查表对各个环节应有的控制问题进行收集和评价,接着抽查一定数量的销货发票,核对实际的控制同规定是否相符,以了解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 其次,以制度的评价为基础,确定进行实质性检查的销售发票的量,逐一仔细地审查价格、金额、应收的款项等,进一步了解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及问题出现的区域,以便作为更进一步检查的基础; 再次,对于“营业收入”的记录、计算进行审查,即采取抽样方法; 对证帐、帐表进行审查核对,对其正确性进行估计; 最后,对于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各种非正常的业务情况,例如销货退回、销货折让价款、退补价款、买方拒付货款等进行认真的审查,了解其中有没有违约或不合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