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执笔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执笔法

执笔法

书写时握笔的方法。前人有多种表达,唐代陆希声将执笔法归结为“擫、压、钩、格、抵”五字,后人将其充实,发展为“八字法”,即“擫、压、钩、揭、抵、拒、导、送”。“擫”是大拇指提笔要如拽千钧, “压”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 “钩”是中指敛笔向内钩住笔管, “揭”是用无名指承笔挑笔上起, “抵”是无名指揭笔而中指节制之, “拒”是中指钩笔无名指拒定, “导”是小指引无名指过右, “送”是小指送无名指过左。五指之力,相互配合,以形成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之式,方能使执笔坚牢稳定,力量来自四方,行笔运转自如,字迹圆满得势。

☚ 笔锋   单钩双钩 ☛
执笔法

执笔法

学画先学执笔,一般要求:拇指食指对捏笔管,笔管垂直,中指指肚于笔管前方,起往后勾的作用,无名指指甲根肉部位抵住笔管后方,起往前推的作用,小指自然贴于无名指下,起稳定无名指的作用。捉笔宜指实掌虚腕活。即手指捏笔稍用力,手掌空虚可容一鸡蛋,手腕不可僵硬,使笔能提得起按得住,体会力量通过臂肘腕指,而达于笔锋,这样画出的线才有力度。

☚ 用笔   中锋 ☛

执笔法

执笔法

又称执管,即写毛笔字执笔的方法。其说法多种多样。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习惯用唐陆希声的“𢬍、押、钩、格、抵”五字法。以后经辩光、李煜、陈伯敷发展为八字法。八字为“𢬍、押、钩、揭、抵、拒、导、送”。

☚ 笔法   单钩 ☛
执笔法

执笔法Zhibifa

学习书画,执笔须得法。古有拨镫法(镫亦作灯),指执笔时,虎口间空圆如马镫。唐代陆希声有𢬍、压、钩、格、抵五字法。拇指伸直往外顶住笔管为𢬍;食指由外向里挡住笔管为压,亦称“押”;中指由外向里钩住笔管为钩;无名指由里向外抵住笔管称格;小指辅助无名指称抵。亦有“单钩”、“双钩”之说,单钩者,只以食指在笔管前、其他四指皆在笔管后。双钩者,食指与中指在笔管前、其他三指在笔管后。古代关于执笔方法论述较多。其要领是:指实、掌虚、腕活。手指执笔稍用力,掌中空虚如可容卵,手掌垂直于画面,腕平而松活,目的是执笔不僵,便于用力。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用笔贵不动指,以运腕引气。盖指一动,则腕松而弗能引丹田之气矣,是以有轻佻浮躁之弊,可知有力由于有气,有气由于能运腕,欲能运腕,则不动指,是为秘诀,作书固然,作画亦然也。”

☚ 胶   用笔 ☛

执笔法

执笔法Zhibifa

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会执笔。这是写字的一项基本功。前人传下的执笔法很多,主要有五指执笔法、四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握拳执笔法等。其中五指执笔法应用最广。

☚ 墓志铭   五指执笔法 ☛
执笔法

执笔法

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会执笔。这是写字的一项基本功。前人传下的执笔法很多,主要有五指执笔法、四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握拳执笔法等。其中五指执笔法应用最广。
五指执笔法,也叫 “五字执笔法”。据说这是晋·王羲之所传,经唐·陆希声总结的。这五字是“擫、押、钩、格、抵”。它把五指的作用都概括进去。
❶擫,以拇指指肚按住笔管后左方。
❷押,以食指上节压住笔管的前右方。
❸钩,以中指第一指节钩住笔管的前方,由外向内,用一点力。
❹格,是顶的意思。以无名指的指甲和肌肉之间,顶住笔管的后方,由内向外,用一点力。
❺抵,是辅助的意思。以小指紧紧托住无名指,起助托作用。这样五指便直接或间接握住笔管了。五指就是这样互相配合,把笔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在大脑的指挥下,又通过肘、腕的运动,灵活地运笔写字了。

☚ 银钩虿尾   拨镫法 ☛

执笔法

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的方法。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执笔的方法相传有数种,最为常见和适用的是“五字执笔法”(即即:擫、压、钩、格、抵)。此外执笔还要求指实掌虚,五指齐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