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托里排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托里排脓

治法。疮疡中期脓成以后,运用托里法促进脓液排出,防止毒邪内陷。一般用托里排脓汤。若正气未虚而邪毒盛者,托毒以排脓,可用透脓散; 若正气已虚,脓液清稀而排除不畅者,宜补托法,可用托里消毒散。参见疮疡内托法条。

托里排脓

托里排脓

托里排脓是用具有透托和补托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对创伤感染或附骨痈疽治疗的方法。骨关节发生邪毒感染后,若正气不足,则不能托毒外出,邪毒蕴留于骨肉之内,腐筋蚀骨,甚或内陷,因此须用托里排脓以排泄脓毒扶正驱邪。
托里排脓法首见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脉证兼治第十八》。到宋代以后,便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上,如《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云:“痈疽诸疮,气血虚微、肌寒肉冷,脓汁清稀,毒气不出,疮久不合,或聚肿不赤,结硬无脓,外症不见者,并宜托里,邪气外散,脓汁早成,毒有所泄而不内攻也。”《沈氏尊生书》卷三十中又云:“杖疮……三日后宜托里排脓。”在药物的使用上,张仲景用桔梗等药组成“排脓散”和“排脓汤”,《刘涓子鬼遗方》用防风、白芷、附子、桂心、厚朴、赤小豆、桔梗、远志、黄芪、人参、茯苓、甘草、川芎、当归,共为末做成内服的“排脓内塞散”,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用黄芪、穿山甲、川芎、当归、皂角刺配伍,组成“透脓散”。
托里排脓法具有使痈疽邪毒移深就浅,病灶局限,早日成脓,使之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作用。适用于邪毒浸注所成的创伤感染及附骨痈疽,迟迟不成脓,或溃后脓汁清稀,伤口难合者。如骨关节化脓性感染,正旺邪盛,局部肿痛,尚未穿溃者,以透托为主,可用透脓散加银花、地丁、公英等; 若毒盛正虚,难溃难腐,或溃疡脓液清稀,坚肿不消,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脉数无力者,以补托为主,可用托里排脓汤加减。
痈疽之所生,皆因邪毒乘虚而侵注,使用托里排脓法,无论是透托或补托均须与祛邪解毒配合。如属寒湿痰浊凝结者,则应与温化寒痰兼用。对痈疽已溃,脓毒排净,则不宜再用透托。在正旺毒盛之时不可施用补托,否则可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

☚ 调营清热   舒筋活络 ☛
000194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