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坳
国际候鸟迁徙的主要线路。位于隆回县司门前镇至大水田乡公路交界处屏风界。屏风界地处雪峰山东麓,海拔1100余米,坐北朝南,长约5公里,两山对峙,峡谷修长。相传远古时是一片汪洋大海,栖息着各种海鸟。后因地壳变迁,高山隆起,远望似一只大凤凰,故名凤形山。凤形山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林木青翠,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理想的鸟类栖居地和候鸟迁徙歇息的 “驿站”。每年春夏和秋冬之交,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候鸟群途经此地北上和南下。特别是云雾迷漫、阴雨连绵的夜晚,成群结队的候鸟从天而降,一批接着一批,停留少则一天,多则三四天,景象壮丽,堪称自然界的一大奇观。过去常有人借此机会肆意捕捉,当地捕鸟的历史已有三四百年之久,故习称“打鸟坳”。2000年,县政府颁布保护候鸟资源及其歇息地环境的通告。2001年公布屏风界为县级候鸟自然保护区,面积36平方公里,并在此建立候鸟保护观测站。当年10月,中日鸟类研讨会在此召开,并设立了鸟类环志观测站。经初步查明,途经打鸟坳迁徙的候鸟共有83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的8种,列入国际贸易保护公约的5种,中日政府间协定保护的35种,中澳政府间协定保护的8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5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