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1897—1946浙江江山人 国民党军统特务首脑。曾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副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等职。 小名:春风 学名:戴徵兰、戴徵蓝 字:雨农 号:芳洲 谱名:戴春风 化名:力行、马健行、汉青、永年、行素、余龙、宏伟、灵、金水、泽霖、重光、健进、涛、葆贞、裕隆、淼、雷云 别名:子佩 戴笠1896—1946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即替蒋介石充当特务。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蒋的侍从副官和参谋,1932年任国民党特务机关——中华民族复兴社所属特务处处长。发展组织,扩充地盘,正式形成特务系统,不久,又兼任蒋介石南昌行营调查科科长。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戴任该局第二处处长,1938年任副局长。1942年残杀中国人民的所谓“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戴任该所主任。长期把持军统特务,残害人民和进步人士,破坏革命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即派遣大批特务赶到上海等大城市劫收。1946年3月从北平飞南京时,因沪宁一带大雨,飞机在江苏省江宁县坠毁,戴被摔死烧焦。 戴笠戴笠将军及其事业 三凶传 我所知道的戴笠 | 黄楫清等 万峰青 沈醉 | 南京扫荡丛刊社1946年版95页 亦报刊行1950年7月版133页 群众出版社1962年7月版、1979年1月 版227页 | 从无名英雄到有名英雄——戴雨农先生的奋斗 历程 | 杨明堂 | (台湾)正中书局1976年版244页 | 戴笠与抗日战争 | 古僧 | (台湾)华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6年版 355页 | 戴笠将军和他的同志——抗日情报战 | 乔家才 | (台湾)中外图书出版社1977年版、1979 年版508页、1981年版766页 | 铁血精忠传——戴笠史事汇编 | 乔家才 | (台湾)中外图书出版社1978年3月版 490页 | 戴笠传 | 良雄 | (台湾)敦煌书局1979年版605页,(台湾) 传记文学杂志社1982年11月再版 | 戴笠的一生 | 费云文 | (台湾)中华图书出版社1980年6月版 311页 | 戴笠其人 | 沈醉文强 |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8月版258 页 | 戴笠传(2册) | 唐良雄 |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8月再版 605页 | 戴雨农先生二三事 | 毛钟新 | *自立晚报1966年3月16日,*情报知识 1966年7卷9—12期 | 戴笠家世 | 申元 | 人民政协报1985年3月15日,江山文史 资料第5辑第39页 | 戴先生雨农传 随侍戴雨农先生十三年(上、下) 黄埔同学中最杰出的两位将领——胡宗南与戴 雨农 | 姜超 郑修云 郑修云 | *中国一周1962年613期 *春秋1965年3卷3—4期 *春秋1966年4卷2期 | 戴雨农将军与中美合作所 戴雨农先生 戴雨农先生与四·一纪念大会 戴雨农先生怎样破获黄濬通敌案 随戴雨农先生十年工作略记 戴笠策动广东空军北飞记秘 | 杜彬斯 赵龙文 郑修云 司马亮 刘培初 司马亮 | *情报知识1966年7卷9期 *中外杂志1967年1卷3期 *古今谈1967年26期 *艺文志1968年29期 *艺文志1968年31期 *艺文志1968年34期 |
戴笠的故事 记戴笠将军二三事 江山奇才戴雨农 沪上往事——戴笠将军与杜月笙先生(1—5) 戴雨农与现代警察 戴雨农与郑介民 戴雨农的为人(上、中、下) 八年抗战与戴雨农将军 戴雨农其人其事 戴笠将军的早年 戴雨农锄奸记略 黄杰、戴笠、沈鸿烈 抗日情报战——戴笠将军和他的同志(1—15) | 章君穀 陈祖康 裘轸 万墨林 费云文 费云文 王蒲臣 乔家才 费云文 乔家才 费云文 乔家才 乔家才 | *传记文学1969年14卷1期 *畅流1969年39卷11期 *中外杂志1972年11卷1—3期 *中外杂志1972年11卷2—6期 *中外杂志1974年16卷5期 *中外杂志1975年17卷4期 *畅流1975年52卷2—4期 *新时代1976年16卷3期 *中外杂志1976年19卷3、5期 *中外杂志1976年19卷4期 *中外杂志1976年19卷6期 *中外杂志1976年20卷4期 *中外杂志1976年20卷5期—1978年24 卷1期 | 戴笠(1897—1946) | 郑孝颖 | *传记文学1976年28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2册第309页 | 戴雨农先生的用人 铁血将军传——戴笠史事汇编 | 王蒲臣 乔家才 | *浙江月刊1977年9卷2期 *中外杂志1978年24卷2期—1979年26 卷4期 | 戴笠将军与中国特工 戴笠将军印象记 戴笠将军与张国焘 | 王蒲臣 吴绛州 | *畅流1978年57卷12期—58卷4期 *浙江月刊1979年16卷6期,*中外人物 专辑第6辑第67页 *自由谈1980年31卷3期 | 戴笠其人 苏州壮士顾伟——戴笠将军和顾伟 戴笠与力行社 | 王少普 乔家才 唐良雄 | 书林1980年5期 *中外杂志1980年27卷4—5期 *传记文学1980年36卷2期,*古今谈 1981年188期 | 一代元良戴笠将军 戴笠将军别传 评述戴雨农先生的事功 胡宗南与戴笠(上、中、下) 戴笠与周伟龙 | 祝戡 毛钟新 魏大铭 戈士德 戈士德 | *黄浦月刊1980年338期 *中外杂志1981年30卷5期—32卷2期 *传记文学1981年38卷2—4期 *中外杂志1982年31卷2—4期 *中外杂志1982年31卷5、6期—32卷1 期 | 王陵基与戴笠 戴笠轶事 戴笠在江山 对沈醉《我所知道的戴笠》的补充订正 戴笠将军的人情味 戴雨农与中美合作所 戴雨农与抗日杀奸团、戴雨农与现代警察 戴笠(1896—1946) | 乔家才 费云文 申元 程一鸣 乔家才 费云文 费云文 | *中外杂志1982年32卷3期 *中外杂志1985年37卷2—4期 东海1985年3期 广东文史资料第22辑第236页 *中外人物专辑第4辑第13页 *中外人物专辑第4辑第65页 *中外人物专辑第6辑第53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476页 | 戴笠 |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0分册第40页 | 戴笠(1896—1946) 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来天津的活动情况 日本投降后戴笠来平情况琐记 戴笠生死考 对“戴笠与军统局”一文的订正与补充 戴笠与肇和中学 戴笠家世 | 张敏孝 王子晨 舒季衡 文强 申元 王绍谦 严重先 |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74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209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6辑第109页 江山文史资料第4辑第6页 江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44页 江山文史资料第5辑第50页 江山文史资料第6辑第1页 | 戴笠的故事 我所知道的戴笠 胡宗南和戴笠、毛人凤的关系 | 晓恬 沈醉 沈醉 | *当代名人故事第1辑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第61页 军统内幕第198页 |
正所谓张澜借洋房给戴笠之误(《我所知道的戴 笠》订补) | 光 光 |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第238页 | 对《我所知道的戴笠》的补充订正 对《戴笠其人》的补充订正 戴 笠(1896—1946) 戴 笠 军统局局长戴笠坠机遇难经过 | 何国涛 盛里予 戴晋新 姜超 |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55辑第191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第191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4册第164页 *革命人物志第8集第256页 *革命人物志第8集第259页 | 戴 笠 戴笠与军统局 我所知道的戴笠 戴笠劫夺毛公鼎忆记 戴雨农先生传 戴雨农先生年谱 | 魏 桥等 章徽寒 黄康永 沙孟海 |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21页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29页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152页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第43页 *戴雨农先生集(上)第1页 *戴雨农先生集(下)第619页 | 戴雨农先生之生平 | 张 群 | *戴雨农先生集(下)第1149页 |
戴笠江山戴笠 戴笠、梅乐斯与中美合作所 特工王戴笠 戴笠和军统 蒋介石和戴笠 戴笠全传(上、下) 政坛杀手:王亚樵与戴笠的恩怨争斗 军统魔王:戴笠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219)戴 笠应改标为(1897—1946) | 申 元编 潘嘉钊等编 杨者圣 江绍贞 刘全军 游国立 席晓勤 钟连诚 杨 晖编 王学庄 |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181页 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195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70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41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55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册 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424页 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430页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 “清白家风”和戴笠父子 王亚樵与戴笠的一鳞半爪 关于戴笠生平的辨正 我所知道的军统和戴笠 评江绍贞的《戴笠和军统》 戴笠与忠义救国军 | 李晚成 行之 申元 熊毅华 唐华 李甲孚 | 现代家庭1986年6期 名人传记1987年5期 浙江学刊1988年1期 春秋1988年2期 民国档案1995年1期 *传记文学1995年67卷3期 |
康泽说戴笠 戴笠魏大铭与科技情报 戴笠与国宝毛公鼎 戴笠身遭奇祸的简史与最近的传讯 戴笠(1896—1946)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戴笠(1896—1946) 戴笠(1896—1946) 蒋家王朝的罪恶鹰犬戴笠 | 康泽 李甲孚 李甲孚 李甲孚 范济国 徐有威 张毅 江绍贞 马洪武等编写 陈予欢编著 刘福祥 | *传记文学1995年67卷3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2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4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5期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54页 旧上海风云人物(二集)第388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920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40页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1696页 蒋介石的文臣武将第345页 | 戴笠死因及身后 | 完颜绍元 | 民国军界名流归宿第337页,民国军政要 人归宿第381页 | 戴笠(1895—1946) | 廖盖隆等主编 |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47页 |
戴笠1897——1946本名春風,字雨農,學名徵蘭,浙江江山人,1897年 (清光绪二十三年) 生。7歲入私塾。11歲入仙霞小學。1911年秋,入江山縣立文溪書院。1913年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越兩年,棄學入浙軍第一師潘國綱部,充志願兵。1922年任江山縣保安鄉學務委員,旋任自衛團團長。1926年10月,考入黄埔軍校第六期骑兵科。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聯络參謀。1932年3月,任中華復興特務處處長,旋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處長。1938年任軍事委員會调查统計局副局長。1939年2月,任中央警官學校校務委員並指定爲主任委員; 9月派爲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1940年兼軍委會運输統制局監察處處長。1942年8月,任財政部缉私署署長。1943年3月,任財政部戰時貨運管理局局長; 同年7月,任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所長。1945年3月,授陸軍少將; 同年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1946年3月17日由青島飛南京途中墜機,卒於南京東郊岱山。年49歲。同年6月11日國民政府追赠爲陸軍中將。 戴笠(1614—1682)明末清初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冒姓沈,原名鼎立,字则之,更字耘野。潘耒师。明诸生。明亡曾为僧,还俗居于同里朱家港,家贫教授有高节。顺治中曾与顾炎武、潘耒、归庄等结惊隐诗社。门人私谥贞孝。工诗通禅理,究心明末史事,采辑明末死义诸臣事迹,时称精博。著有《永陵传信录》《怀陵流寇始终录》《殉国汇编》《将亡妖孽》《发潜录》《圣安书法》《思文纪略》《行在阳秋》等。 戴笠 浙江江山人。原名春风,一名徵兰,字雨农。1909年(宣统元年)入浙军模范团当兵,后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旋转第六期骑兵科。曾任蒋介石侍从副官。1928年开始进行情报活动。1930年建立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深得蒋介石宠信。1932年参与组织力行社和复兴社,为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历任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处长、军统局副局长、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军统局局长、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1945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毕生从事特务、情报活动。他于抗战期间组织的忠义救国军及抗战胜利后组织的交通警察总队都专以反共反人民为职责。1946年3月17日自北平(今北京)飞往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殒命。 戴笠 戴笠dàilì┃┃ 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言交不以贵贱而渝也。”后以“戴笠”指贫贱的故人。孔平仲《送张天觉》诗:“万事倏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 ☚ 壁立 鳏茕 ☛ 戴笠五7320名风圈;日晕或月晕。闽语。福建厦门〖 〗。   戴笠借指贫贱之人。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 “万事倏忽如疾风,莫以君车轻戴笠。” ○ 乘车戴笠 戴笠 戴笠1896—1946Dai II本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生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1913年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1926年加入国民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曾任蒋介石侍从副官,后任国民党特务机关中华民族复兴社所属特务处处长、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实际负责人)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他主持下的军统,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犯下了大量残酷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破坏革命的罪行。1946年3月17日,自青岛飞往上海,途经南京附近时因飞机失事身亡。 ☚ 王若飞 叶剑英 ☛ 戴笠1897—1946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曾任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长、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1946年3月因飞机失事摔死。 戴笠清初隐士。字耘野。吴江(今属江苏)人。明诸生。明亡,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隐居朱家港,教授生徒以终。著有《永陵传信录》、《香骨集》、《行在阳秋》等。 戴笠1896—1946字雨农,浙江江山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曾任蒋介石侍从副官,为蒋搜集情报,取得信任。1932年复兴社成立后,任特务处处长,后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和中美特殊技术合作所主任等职。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在他主持军统期间,积极扩大特务组织,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破坏中国革命,是蒋介石建立法西斯统治的鹰犬。1946年3月17日由天津飞往南京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死。 戴笠 戴笠字雨农,谱名春风,又名征兰,浙江江山人,1897年生。1909年离家入浙江陆军周凤岐部当兵。两年后去上海,结识了戴季陶、蒋介石、陈果夫。1926年由戴季陶推荐,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成为蒋介石勤务班的一名护兵,逐日向蒋密报消息。不久转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1926年7月随军北伐。后在胡宗南部任副官。1928年后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同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联络参谋。1931年任胡宗南第一师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后与张炎元、黄雍、徐亮、马策、王天木等黄埔同学成立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号称“十人团”。1932年3月中华复兴社成立,蒋介石兼社长,戴任候补干事。4月1日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1933年4月1日任军统局力行社特务处处长。1934年该处归属陈立夫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局,戴笠任第二处处长。7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调查科科长。戴笠主持进行了一系列特务活动。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等地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并任委员及书记长。后又成立忠义救国军。1938年升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负责实际工作,掌握全权,并只对蒋介石一人负责。1939年9月选任筹备时期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1940年兼任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监察处处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1943年3月任财政部战时货运管理局局长,兼任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长。抗日战争期间还兼任军事委员会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处长、全国人民动员会委员主任、中国警察学会会长、中央警官学校教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西昌行营调查组组长、中央训练团警卫组组长。1945年3月8日任少将。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大批特务前往上海、天津、北平等城市接收。1946年3月16日乘飞机从青岛飞往南京时,因飞机失事身亡。1946年6月11日被追赠中将。 ☚ 戴颂仪 戴愧生 ☛ 00005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