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戴复古《沁园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戴复古《沁园春》戴复古《沁园春》戴复古
戴复古 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蹭蹬归来①,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②,愁叹之声。空馀豪气峥嵘。安得良田二顷耕。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③,成都卖卜,谁识君平④。分则宜然⑤,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注释 ①蹭蹬(cèng dèng):比喻失意、潦倒。②侬:古时吴人自称之辞。③临邛(qióng):古县名,今四川邛崃市。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在此置酒舍,文君当垆,相如杂作,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涤器:洗涤碗盛。司马:指司马相如。④君平:汉严君平,名遵,西汉隐士,蜀人,汉成帝时曾卖卜于成都。⑤分(fèn):意料;料想。 秋夜读书图 【清】蔡嘉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自况词,作于戴复古晚年。上阕追溯了作者早年为名为利奔走的辛苦和晚年归来的凄清;下阕抒发了胸中愤郁不平之气和寄意自然的无奈。词意苦涩,积怨如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首句即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作者以“一曲狂歌”开启全篇,正合了全词狂傲不羁的风格。然而,这种“狂”,并非妄自尊大,眼中无物,而是志同司马,意与君平,在思想上与之比肩,进而得到自我慰藉。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即使贫穷,即使落魄,都不能使他陷入沉沦之中,因为他的精神世界藉此得到充实。 纵观全篇,虽有狂傲之气,叙述却是从描述自身的潦倒开始的。文字平实的上阕,用浅显的语言诉说了年轻时的遭遇。十年辛勤,遍读书史,然而一生布衣,并没有飞黄腾达;为了名利,四方奔走,却失意归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现而今只得独坐家中,记下自己的愁叹之声,聊慰平生。作者对人生遭遇这种直接的记录因为坦白,所以令人同情;因为清苦,所以令人叹惋。 面临这凄清的晚年,纵有一腔峥嵘豪气,无处可释放,也只是希望得以安心耕作两顷良田,度此余生罢了。然而,这种遭遇并非作者的个人体验,他的身前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即使贵如开西汉大赋之风的司马相如,当年在临邛不是也过着洗碗刷筷的普通生活吗? 即使名如扬雄之师的严君平,在成都卖卜的时候,又能有几人识得呢? 君子固穷,也不是第一次在作者身上得到体现,它就像是一个定律一样,在无数的读书人身上得到验证。因此,即使今日沦落到这个地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与其这样,还不如敞开胸襟,就着青梅,饮几杯浊酒,看看这绿树,听听这啼莺。 戴复古曾师从陆游,反对为文雕琢模拟,认为“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这首词文字浅显,直抒胸臆,不工于典故,是作者词作中语言风格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词作虽语言简练,却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可见作者开篇所谓的“狂”也是被逼出来的豪放,是在几经蹉跎之后的无奈选择。(陈东鹏) 集评 清《李调元:“世传石屏《沁园春》‘述怀’一词,余嫌其粗俚。如云‘赢得穷咏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大似今制义文中俗调,而杂以‘吾侬’语,可乎?”(《雨村诗话》卷二) 戴复古《沁园春》戴复古《沁园春》戴复古
戴复古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①,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②,品题胜概③,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④,是经行去处⑤,莫放苍苔⑥。吾曹不堕尘埃⑦。要胸次长随笑口开⑧。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⑨,功名到手,凤阁鸾台⑩。它日相寻,有逾此约(11),酌水浮君三百杯(12)。闻斯语,有冠山突兀(13),袍岭崔嵬(14)。 注释 ①丘壑:山和溪谷。②应接:应酬、接待。③品题:观赏、玩赏。胜概:美景,美好的境界。④分付:同“吩咐”。⑤经行:行程中经过。去处:场所、地方。⑥莫放:不要放过。苍苔:青色的苔藓。⑦吾曹:我辈、我们。⑧胸次:胸间、胸怀。⑨鸥盟:化用《列子《黄帝》“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比喻隐退。雁序:如大雁般相次而行,有共同之意。⑩凤阁:指中央官邸。鸾台: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11)逾:违背。(12)“酌水”一句:指以水代酒,以表心意。(13)冠山:即高大的山,“冠”形容其高耸之貌。(14)袍岭:高大连绵的山岭,“袍”形容其连绵之貌。崔嵬:高耸的样子。 鉴赏 该词创作背景无可考,但根据内容来看,大概是戴复古在漫游期间受结识的朋友之邀,为其所筑之堂作赋,因得此篇。 开篇应是交代写成此篇的缘由:友人“请赋林堂”。可是这“林堂”还没有修好,又怎么作得出文章呢?词人便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去充实这林堂中的景色:“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上阕这几句,写得颇为潇洒机警。词中本应有景,但景尚不在,则以“胸中想象来填补空白,而词人自己所臆造的景致也很显雅致风流:丘壑映风月,花木掩亭台。读者于是也被带入了一个空灵美好的想象空间。但词人喜好四处云游,恐怕是等不到林堂建好,便将去往他处,因此他与朋友有约,“须待堂成我再来”,到那个时候再一起“应接光阴,品题胜概”。“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意思则是说,到时候,将听从朋友的嘱咐,仔细观赏美景。“莫放苍苔”一句有夸张之意——流连美景,仔细到连苍苔都不放过,自是玩笑之辞,但其中也见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下阕以词言志:“吾曹不堕尘埃”,作者自视甚高,尽显飘逸之气。而下句“要胸次长随笑口开”,则有如苏轼般心胸开阔、旷达超脱。无论是退隐于江湖之上,与鸥鸟为盟,享田园之乐,还是人世取得功名,出入官邸朝廷,都应随遇而安,笑面人生。下阕的这几句词豁达豪爽,既表明词人的心志,也与友人共勉,读来使人感到淋漓酣畅。而词人与朋友约定,他日将再来拜访,再一起坐享美景,消磨光阴。如果“有逾此约”,则以酒为罚。结尾一句“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以高山峻岭见证你我之间的诺言,颇显万丈豪情,将整首词作的感情与气势都推向了高潮。 戴复古词的情感往往呈喷涌之势,词风遒劲有力。这首《沁园春》也不例外,毫无婉约词派的绵丽与哀婉,而是如疾风狂扫,大川奔流,浩浩荡荡,即使写与友人之情谊,也毫无绵沓之意,使人读罢豪情顿生,荡气回肠。而词人潇洒飘逸的气质,乐天豁达的人生观,也为词作增添了丰富的性格魅力。(高景行) 戴复古《沁园春》《沁园春》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①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②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④空余豪气峥嵘。⑤安得良田二顷耕。⑥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⑦成都卖卜,谁识君平。⑧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⑨开怀抱,有青梅荐酒,⑩绿树啼莺。 【注释】 ①狂歌:张九龄《后汉徐征君碣》:“颜阖凿坯以遁逃,接舆狂歌而诡激,此诚作者,或类沽名。”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②“十年灯火”句,语本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③蹭蹬:本指海水近陆,水势渐次削弱之貌。诗文中常譬喻人的困顿失意。韩驹诗:“诸公蹭蹬未遇日,座中知是非常人。” ④吾侬:我,古代吴人自称,或单称吾或侬。⑤峥嵘:比喻超越寻常。杜荀鹤《送李镡游新安》:“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千名。” ⑥安得:怎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⑦临邛:四川临邛县。涤器:洗碗盏及酒器。这两句用司马相如的故事,司马相如饮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以琴挑卓女文君。文君适新寡,慕相如,乃偕亡归成都。相如家徒四壁,不得已,与文君重到临邛,尽卖车骑,置一酒舍,令文君当垆,自己著犊鼻裤,与佣保涤器杂作。卓王孙羞之,遂予僮百人,钱百万,相如因成富人。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⑧君平:严君平,汉蜀郡人,名遵, 卜筮于成都市,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即闭肆下帘读《老子》。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卖卜:算命。⑨戴粒:比喻负戴轻微。《太平御览·符子》:“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郡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伏乎窟穴也’。” ⑩青梅荐酒:古代一种煮酒法。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 【译文】 狂歌一首,仅有百余字,道尽我艰辛的一生。我费尽十年光阴,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困顿失意归来,闭门独坐,只赢得苦吟诗句存。我的诗,都是我平日的愁叹之声。 空剩得豪气超群,何处能求得良田二顷耕。想当年在临邛卖酒,可怜那司马相如;成都卜筮卖卦,又有谁能识严君平?命运如此,我又何敢怨恨。我一介书生,如蝼蚁戴粒而行,负载自轻。唯有开怀畅饮,有青梅煮酒,听绿树啼莺。 【集评】 明·毛晋:“式之以诗鸣东南.半天下所称。南渡后,江湖四灵之一也。石屏其所居山名,因以为号。性好游,南适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庐、五老、九嶷诸峰,然后放于淮泗,归老委羽之下,读其自嘲《沁园春》一阕,自潮《望江南》三阕,可以想见其大概矣。一时楼四明,吴荆溪辈,盛称其痛念先人,固穷继志,以为天台诗品,莫出其右者。”(《石屏词跋》) 【总案】 南宋是一个使爱国者有志者备受压抑的时代,朝廷中投降派专权,文恬武嬉,苟安享乐之风盛行。戴复古作为一个爱国诗人,落泊一生,势所必然。同时代的史达祖、刘克庄、陈人杰,稍先于他们的陆游、辛弃疾,无不如此。他们不能作为军事家、政治家为恢复大业一展其才华,而仅能作为一个诗人,词人而终其一生。诚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这首词写诗人十年苦读,也曾“四方奔走”,但只能“蹭蹬归来”,除了诗,一无所有。而诗也唯“愁叹之声”。他连求田问舍也不可得,徒然如司马相如,严君平一样干些低贱活计以谋生。报国无门,徒能饮酒听莺,看似安闲,可充满了苦涩。词直抒胸臆,但嫌直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