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德

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齐国人,一说鲁国人或楚国人。与同时代人石申精密记录的一百二十颗恒星至黄道的距离及其离北极的度数,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二百年。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一百十八座,计五百十一颗。著有《天文星占》八卷,早佚。后人将此书和石申的《天文》八卷合编为《甘石星经》,已佚。今本《甘石星经》(收入《汉魏丛书》),出于后人伪造。唐《开元占经》卷六十五至卷七十,保存有甘氏、石氏的言论。

甘德gān dé

(别名)甘公,汉代人,术士。

甘德

041 甘德

战国中期(前4世纪)天文学家,占星家。齐国(一说楚国)人。著有《天文星占》8卷,今佚。与石申对黄道附近的恒星相对位置作了较精密的记录,发现行星逆行现象,并作了形象描述,初步测定了行星的会合周期。曾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卫星。传他所测恒星有118座511个。传世的《甘石星经》非他与石申原著。

☚ 羲和   石申 ☛

甘德

战国中期天文学家。楚国人,一说齐国人。与石申测定记录黄道附近的恒星位置,为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据传他测定恒星118座,511个。著有《天文星占》八卷(佚)。后人将其与石中的《天文》合为《甘石星经》。

甘德

甘德

天文学家。战国中期齐国人(一说楚国人)。著有《天文星占》8卷。已佚。祖传他最早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卫星,测定了恒星118座,计511颗星。他与魏国石申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八大天文学家中最著名的两家。后人将两家著作合为一部,称《甘石星经》。该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宋代以后失传,现仅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中见到其片断。据记载,甘德和石申曾经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黄道附近121颗(一说120颗)恒星的方位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测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50年前后,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 去势   甘石星经 ☛

甘德

战国时天文学家。名德。又称甘公。楚人(一说齐人)。主要活动时间在楚肃王、宣王期间(前380—340)。甘德与其同时的魏人石申所记录黄道附近的恒星位置及与北极星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据郑樵《通志·天文略》,甘德所测定的桓星计118座、511颗。甘德测算出,木星与太阳、地球相对位置循环一次的时间(即会合周期)是400天,比现在测到的398.88天只超过1.12天。楚宣王六年(前364)夏,甘德观测天象时,仅凭肉眼发现木星(古称岁星)旁有橙黄色小星(即木卫三)。比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于1609年用望远镜发现木星卫星的时间,要早1970多年。著有《天文星占》8卷,已佚。传世的《甘石星经》为宋代人辑录,已非甘、石原著。《大唐开元占经》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都保存了其著作的部分内容。

甘德

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齐国人,一说楚国人。他与石申所测定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一百十八座,五百十一个。著有《天文星占》八卷,今佚。世传《甘石星经》,已非他和石申的原著。

甘德

战国时天文占星家。一称甘公,齐人,或说楚人。著有《天文星占》八卷,原著早已遗佚。唐代《开元占经》保留了若干引文。《史记》、《汉书》也有征引,从而可以看出甘氏的天文成就。后人将甘氏《星占》,与石申的《天文》合辑在一起称《甘石星经》,也遗佚,传世本为唐以后的伪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