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qī qī❶忧伤貌。权德舆《古兴》:沈忧戚戚多浩叹,不得如意居太半。耿𣲗《关山月》: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 ❷忙迫仓促貌。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徐铉《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❸相亲爱貌。韩愈《嗟哉董生行》: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❹形容小声鸣叫。韦应物《秋夜》之一: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戚戚 戚戚相亲貌。《大雅·行苇》二章:“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毛 《传》: “戚戚,内相亲也。”郑《笺》:“王与族人燕,兄弟之亲,无远无近,俱揖而进之。”朱熹 《集传》: “戚戚,亲也。” ☚ 戚施 爽 ☛ 戚戚四5328名对小儿的爱称。晋语。河南获嘉。   戚戚(1次) 忧伤貌。居~而不可解《章·悲》 另见[甯戚][窮戚] 戚戚qī qī忧伤、忧惧的样子。《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长戚戚,多忧惧。”《悲回风》:“居戚戚而不可解。” 戚戚cù cù〈形〉急促的样子。《汉书·李寻传》:“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唐]孟郊《弦歌行》:“暗中崪崪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
戚戚qī qī〈形〉 ❶形容互相亲爱。《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南史·谢弘微传》:“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也指关系密切。《啄木鸟》1991年第3期:“于是,后来在机构改革中,那个由三人管理的票库,转由他一人管,他为自己能和全市1000万人民戚戚相关,也从心里自豪过。” ❷忧愁、惊惧的样子。《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❸心有所动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清〕刘鹗《老残游记》:“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 “于我心有戚戚焉”!’”〈拟〉 ❹同“嘁嘁”。小声说话。吴组缃《山洪》:“别人的戚戚低语,反而静下来了。” 戚戚多憂懼貌。《論語·述而》: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鄭玄注: “坦蕩蕩,寬廣貌也; 常戚戚,多憂懼貌也。魯讀坦蕩爲坦湯,今從古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戚戚qī qī〖形容词〗 忧惧的样子(3)。《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于穷困低贱不忧惧,对于富贵不迫切追求。《与于襄阳书》:故高材多戚戚之穷。——所以才高的人多忧惧不得志。《瘗旅文》: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因为我从来不曾有过一天的忧惧的样子。 戚戚❶ 亲近的样子。《诗经·大雅·行苇》:“~兄弟,莫远具尔。” ❷ 忧愁的样子。《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陶潜《五柳先生传》:“不~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❸ 心动的样子。《齐桓晋文之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焉。” 戚戚 意为心有忧戚,伤怀。 字数:12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忧伤 恤恤 ☛ 相亲 相亲兄弟和好相亲:和孺 志趣一致而相顺相亲:顺亲 和睦相亲:和亲 相亲的样子:戚戚(~兄弟) (彼此亲爱友好:相亲) ☚ 友好 友善 ☛
忧惧 忧惧危 慎 罹 惮惮 悒慴 懔忧 愁畏 愁惕 愁惴 愁惵 忡惕 惶懹 忧虑畏惧:忧畏 忧愁害怕:忧怖 忧惧而心惊胆战:忧悸 忧惧的样子:愈愈 戚戚 憯懔 悚切 (忧虑害怕:忧惧) ☚ 胆怯 害怕人 ☛ 戚戚 ☚ 忧患 恤恤 ☛ 戚戚qī qī❶忧惧,忧愁。《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其惧。” ❷亲近的样子。《诗·大雅·行苇》:“~~兄弟,莫远具迩。” ❸心动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于我心有~~焉。” 戚戚qī qī❶相亲貌。《痰火点雪·惊悸怔忡健忘》:“多因富贵而戚戚,贫穷而不遂所愿,而成健忘者。” ❷忧惧貌。《备急千金要方·肾脏》:“戚戚所患伤人。” ❸心动貌。《孟子 · 梁惠王上 · 齐垣晋文之争》:“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❹粗涩貌。《医方考》:“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 戚戚qi qianxious 戚戚❶mutual affection or love ❷sad;distressed;anxious; resentful ❸be touched or moved ~兄弟,莫远具尔。(《诗经》) Brothers born of the same parents should remain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avoid being estranged.(The Book of Odes)/不~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Never worry about poverty and lowly situation; never hanker after wealth and position.(Tao Yuanming)/君子坦荡荡,小人长~。(《论语·述而》) An honorable man is broad-minded,whereas a petty-minded man is always resentful.(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