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Qī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峡江,广东之澄海、吴川,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白、苗、土家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俱收载。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于戚,因氏焉。其地在卫州顿邱。”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谱》 云: “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按:“戚” ,《姓氏词典》称: “春秋卫邑。今河北开县北七里有古戚城。”今河北并无“开县”,今四川有之,春秋卫国势力不至于此。依郑樵所注,戚地当在今河南清丰县西。) 古有贤者戚子,著书; 汉代有戚鳃,临辕候; 唐代有戚逍遥; 宋代有戚维,建隆登科; 明代有戚继光,抗倭名将。 戚qī❶古兵器名,斧的一種。司馬相如《上林賦》:“弋玄鶴,舞干戚。”戚,斧形之舞具。又見“玉戚”。 ❷憂。馬融《長笛賦》:“聽簉弄者,遙思於古昔,虞志於怛惕,以知長戚之不能閑居焉。”張衡《東京賦》:“樂而無節,後離其戚。” ❸親戚。蔡邕《釋誨》:“卑俯乎外戚之門,乞助乎近貴之譽。” 戚 戚qī❶斧。见《什器篇》〔干戈戚扬〕条。 ❷忧愁。《小雅·小明》三章: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毛《传》: “戚,忧也。”朱熹《集传》:“诒,遗。戚,忧。又自咎其不能见几远去,而自遗此忧。” ☚ 厩 戚施 ☛ 戚读音q·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仓历切,入,锡韵。 ❶古兵器名,似“斧”。 ❷悲伤;忧愁。同“慼”。 上一条: 慼 下一条: 䗩
戚读音q·i(-),为i韵目,属i—er韵部。仓历切,入,锡韵。 ❶亲戚。 ❷忧愁;悲哀。 ❸古兵器名,为斧的一种。 ❹姓。 上一条: 魌 下一条: 慼
戚读音c·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子六切,入,屋韵。 ❶通“促”。急促;紧迫。《集韵》:“促,迫也;或作戚。” 上一条: 倅 下一条: 槭 戚qī东北话中读qiě。尊称客人,亲朋好友:前脚刚迈进酒店,就听服务员热情地欢迎声:“妹儿啊,咱家来~啦!”∣若是哪家来了~,叫他赶上,干脆凑上酒桌,伸出他那鸡爪子一样的手,抓起酒杯摸起筷子,不吃饱喝足他决不下桌。(《人格》) 戚慼、慽{}四5328①名疾病。古方言。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齐人谓疾或曰~。」《周礼考工记》:「不微至,无以为~速也。」汉郑玄注:「齐人有名疾为~者。」②动对某种东西特别想把揽。冀鲁官话。山东聊城〖 〗。他见了东西可~‖一说吃西瓜哩,你看~的他。山东茌平。   戚qi❶古代的一种兵器。《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扬。”(斯:于是。)《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舞,有苗乃服。”(干:盾。有:词头。苗:古代少数民族。) ❷忧伤。成语:“休戚相关”。李白《北上行》:“惨~冰雪里,悲号(hao)绝中肠。”(绝:断。)《战国策·赵策二》:“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焉。”(知:智。焉:之。) 戚*慼❶慽❶qī❶〈文〉忧愁;悲哀 △ 悲~。 ❷有血缘、婚姻关系的家庭或人 △ 亲~。 ❸姓。 【注意】不读qì。 ★皇亲国戚 戚慼 ❷、鏚 ❸❶有婚姻关系的亲属:~谊︱~友︱亲~︱外~。 ❷忧愁;悲哀:忧~︱悲~︱哀~︱休~相关。 ❸古代兵器名,斧的一种。 戚qī❶ 亲戚:戚友│皇亲国戚。 ❷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有些像斧:干戚。 ❸ 忧愁,悲哀:哀戚│休戚与共。 ❹ 姓。 戚 戚古兵器名,形似大斧,一说即斧。《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戚,斧也。”《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释名·释兵》:“戚,感也;斧以断斩,见者皆戚惧。”《说文》:“戚,戉也,从戉,尗声。”为用于乐舞的兵器。 ☚ 黄钺 戚扬 ☛ 戚见[窮戚]
戚戚cù通“促”。疾速。《周礼·考工记》:“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郑玄注:“齐人有名疾为戚者。”《九辩》:“悲忧穷戚兮独处廓。” 另见“qī”
戚qī❶ 亲近,亲密。《吕氏春秋·见本》:“为政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高诱注:“戚,亲也。”《汉书·杜邺传》:“夫戚而不见殊,孰能无怨?”颜师古注:“戚,近也。”《九叹·愍命》:“戚宋万于两楹兮。”洪兴祖补注:“戚,亲也。” ❷ 忧愁,悲伤。《诗经 ·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毛传:“戚,忧也。”《九叹·愍命》:“怀忧含戚。”怀、含义近,忧、戚义近。 另见“cù” 戚qi戚施 戚扬 戚谊 戚友 哀戚 悲戚 亲戚 外戚 休戚1 忧戚2 串亲戚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皇亲国戚 沾亲带戚 戚 ☚ 梳子 铲 ☛
戚 戚戚的形式造形与斧同,其用法与斧亦同。安柄处作蝉纹,柄之外作两目,中作饕饕,垂花之饰纹缕精妙,又片云戚,形戚也。 ——《博古图》
☚ 授钺四七 戚扬 ☛ 戚qī悲哀: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也莫若俭~”的。(六四·1523)
戚qī戚❶齊人名疾爲戚。《周禮·冬官·考工記》: “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鄭玄注:“齊人有名疾爲戚者。《春秋傳》曰: 蓋以操之爲已戚矣。” 陸德明 《經典釋文》:“戚,徐、劉將六反,李音促。” ❷憤恚。《禮記·檀弓下》: “人喜則斯陶,陶斯咏,咏斯猶,猶斯舞,舞斯愠,愠斯戚。” 鄭玄注: “戚,憤恚。” ❸斧也。《禮記·文王世子》: “大樂正學舞干戚。” 鄭玄注:“戚,斧也。” 《禮記·明堂位》: “朱干玉戚。” 鄭玄注: “戚,斧也。” 《禮記·樂記》: “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鄭玄注:“戚,斧也,武舞所執。” 《禮記·祭統》: “夫大嘗禘, 升歌清廟,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鄭玄注:“戚,斧也。” ❹憂也。《尚書·金滕》: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鄭玄注: “戚,憂也。”(《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戚 > 鏚 鏚 qì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舞具 > 戚 戚 qì 即斧。本爲兵器。亦用作舞具,常與干並用,用於武舞。《詩·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毛傳:“戚,斧也。”《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參見本類“干”。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戚 戚 qì 亦作“鏚”。砍殺兵器。斧屬,小於鉞。或以爲即鉞。《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鄭玄注:“戚,斧也。”《詩·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毛傳:“戚,斧也;揚,鉞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剥圭以爲槭柲。”杜預注:“鏚,斧也。”《說文·戉部》:“戚,戉也。”段玉裁注:“戚小於戉”。 戚;休○戚qī(形)〈书〉忧愁;悲哀:哀~|忧~|悲~|休~与共|休~相关。 ●休xiū(形)〈书〉吉庆;欢乐;美好:~咎|~明|~应|承天之~|~戚是同|既见君子,我心则~。 休←→戚xiū ← → qī休:吉利、欢乐。 戚:忧愁。 【例】 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一山 一水一草一木》) 戚qī〖动词〗 忧愁,悲伤(6)。《阴饴甥对秦伯》:小人戚,谓之不免。——小人忧愁,说他不一定被赦免。《争臣论》: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像越国人看待秦国人的胖瘦一样,毫不在意,在他的心中引不起什么高兴和忧愁。《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蒋氏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地流了出来。 戚2慼,慽qī悲伤,忧愁。《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诒伊~。”(诒:给。)李白《北上行》:“惨~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戚1qī❶ 斧类兵器。《诗经·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扬。”《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舞,有苗乃服。” ❷ 忧愁,悲伤。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大~,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李朝威《柳毅传》:“毅深为之~。” ❸ 亲密,亲近。《孟子·梁惠王下》:“将使卑逾尊,疏愈~,可不慎与?” ❹ 亲戚,亲属。《吕氏春秋·论人》:“何谓六~?父母兄弟妻子。”《聊斋志异·婴宁》:“虽内~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戚*慼 ❷; ❷qīC6DD ❶亲属,因婚姻而联成的关系:亲~/皇亲国~。 ❷忧伤,悲哀:忧~/悲~/休~与共。 ❸〈文〉与“鏚”同。古代武器名,斧类:操干~以舞(《山海经》)。 愤怒 愤怒愤(愤愠;愤怫;愤咤;嗔愤;怒愤) 忿(忿怒;忿愠;激忿) 怫(怫怒) 戚 心嗔 赫咤 毛戴(~血涌) 怒恚 怫怒 咆怒 恚忿 恚愤 悔恚 拍桌打凳 愤怒之心:怒心 愤怒或愤激之心:愤心 心怀愤怒:衔怒 蓄藏愤怒:蓄怒 表示愤怒:搏手 表示愤怒、不悦:拂袖 表示愤怒、不平或哀痛:搏膺 表示愤怒、激动的动作:搥床 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不平(愤愤不平;愤懑不平;忿忿不平;忿然不平) 愤怒不平:拗怒 愤怒显露在脸上:怒形于色 郁闷愤怒:闷怒 烦躁愤怒:躁愤 躁怒 惊讶愤怒:惊愤 羞惭愤怒:羞怒 赧怒 惭怒 惭恚 痛心愤怒:崩愤 生气,愤怒:恚怒 怨恨忿怒:怨怒 恨怒 怼怒 悁忿 悲痛愤怒:痛愤 悲怒 惨怒 (因极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
另见:不满 情绪 激动 气愤 发怒 恼怒 愤恨 生气 泄愤 抑制 ☚ 愤怒 怒气 ☛
忧伤 忧伤惕 恻 忉(忉怛) 慛 栗 悯 悴(沉悴;忧悴) 怛(怛悼;惙怛;忡怛;忧怛) 憯(憯怛;憯悴;憯瘁) 慜 愍 戚 隐 惄苦 痗 疢 疚 伤忧 离忧 殷忧 戚忧 忧凄 幽忧 忧怵 愁损 愀戚 愀悲 愀怆 悄怆 摧折 悲怀 懰栗 闵悼 忧伤的心情:戚意 愁怀 忧伤的心怀:忧怀 思慕忧伤的心情:眷忡 孤独忧伤的心情:茕怀 忧伤和喜悦的心情一齐涌上心头:忧喜交集 感到忧伤:发痗 心怀忧伤:衔恤 内心忧伤:心唈 内心焦急忧伤:回肠九转 回肠九折 回肠九曲 回肠九回 回肠百转 回肠百结 回肠宛转 百结回肠 九转肠回 女子愁眉不展,心情忧伤:低鬓敛黛 低红掩翠 颦黛低红 嚬黛低红 敛黛低鬟 情绪低落,神情忧伤:黯然神伤 黯然伤神 忧虑,忧伤:愁戚 愁戚 看到眼前的情况而为时局和社会现状感到忧伤:触目伤时 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离忧 因孤独而感忧伤:茕疚 孤伤 对有生之日感到忧伤:忧生 精神萎靡忧伤:颓伤 烦恼忧伤:懊悴 烦闷忧伤:烦伤 羞惭忧伤:愧恻 怜惜忧伤:闵忧 怜悯忧伤:矜伤 困窘忧伤:鞠戚 焦急忧伤:荒悴 恐惧忧伤:惴惕 痛苦忧伤:旻 痛伤 悲痛忧伤:悲戚 悲慽 酸耿 痛恻 悄戚 悄戚 恫忧 恻悷 哀伤 哀痛 哀悴 恻怛 悲摧 恻怆 悼伤 哀痛忧伤:悲戚 悲戚 悲慽 惨痛忧伤:惨伤 悲悼,忧伤:丧 虽有忧伤而深沉不露:隐恻 极为忧伤:忧心如捣 忧伤之甚:蹙损 终身的忧伤:终天之戚 忧伤的样子:悄(悄悄;悄切;悄然) 怛怛 怛然 惙惙 悯悯 慇慇 殷殷(忧心~) 殷然 戚然 痗然憯然 闵然 悠然 悠忧 穷穷 离离 憺憺 愁戚戚 忧伤、沉闷的样子:郁郁 凄凉忧伤的样子:恓恓 (忧愁悲伤:忧伤) ☚ 悲伤 感伤 ☛
悲哀 悲哀戚(凄戚) 慽 悲怀 酸悲 凄戚 悲哀与快乐:哀乐 哀娱 惆怅悲哀:惝悢 羞惭,悲哀:愧惜 惊恐悲哀:惊哀 因无人理睬而失望悲哀:向阳而泣 不尽的悲哀:余哀 遗哀 余恸 貌似悲哀而实不伤心:哀而不伤 极其悲哀:极哀 大悲 擗踊(~哀号) 踊擗 踊躃 流襟 声泪俱下 声泪俱发 天愁地惨 死去活来 悲哀的样子:悲切切 悲哀不已的样子:哀哀 (伤心:悲哀) ☚ 伤心 痛心 ☛
斧 斧斧(斧子;板~;扁~) 斤 鈇(~钺) 鏚 斧和钺:鏚钺 各种斧:斧斤 斤斨 砍木斧:釿 方孔的斧子:斨 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斧钺 白色锋利的斧钺:霜鈇 斧钺一类的兵器:刘(执~) 戚 鏚 钺(仗~;节~) 以黄金为饰的斧:金斧 大斧:锵钺 圆刃大斧:钺斧 铁斧:玄钺 鑱斧 利斧:资斧 资釜 齐斧 齐钺 不锋利的斧:斧鈯 斧子的柄:柯(斧柯) 斧把 斧柄 斧头上装柄的孔:銎
另见:武器 砍 锋利 ☚ 刀光 刑具 ☛
悲伤 悲伤戚(戚惨) 痛 哀(哀戚;哀慽;哀顿;哀思) 怆(怆伤;怆怀;怆悢;悼怆;凄怆;摧怆;伤怆;悲怆) 怊 悷 悕 悢(悢悢) 恓(恓恻;恓怆;孤恓) 怵 恻伤 酸伤 悲恓 悲剥 怛伤 怛悼 怛惕 怛惋 惨惕 伤悲 伤摧 惨伤 辛伤 悲伤的意念:哀念 哀念死去的人:伤逝 悲伤的心情:悲绪 哀心 悲怆之情:愤气 忍不住产生悲伤之情:悲从中来 悲伤和喜悦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悲喜交加 悲喜交切 悲喜兼集 悲喜交至 悲喜交集 悲喜交并 悲欣交集 哀喜交并 又悲又喜:悲喜 忻戚 欢楚 悲伤与欢乐:悲欢 咷笑 凄悦 悲伤和快乐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哀乐相生 个人的悲伤:私痛 心里悲伤:惨然 眼泪哭干,内心悲伤:目眢心忳 内心沮丧而悲伤:暗伤 惊骇而悲伤:惕伤 惊怆 忧戚,哀戚:隐戚 怀着悲伤:含悲 含伤 含怆 叹息悲伤:叹悲 感叹悲伤:叹伤 感慨悲伤:慨伤 感怆 懊恼悲伤:懊伤 羞愧悲伤:惭悲 疑虑悲伤:疑怆 怨恨悲伤:怨思 凄凉悲伤:凄(凄怆;凄然;凄其) 憀栗凄如 情凄意切 恐惧悲伤:惕伤 惊恐悲伤:惊惨 追念悲伤:追摧 暗中悲伤:暗伤 悲伤而不高兴:衋然不乐 悲伤而有节制:哀而不愠 悲伤而不伤害身心:哀而不伤 悲伤不安:凄惶 恻促 快乐到极点,悲伤的事情就会发生:乐极哀来 极乐生悲 乐极生悲 乐极悲生 乐极还悲 乐极悲来 乐极哀生 乐极生哀 乐极灾生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乐极哀生 乐尽哀来 乐尽悲来 乐终而悲 泰极生否 泰极而否 由欢喜变为悲伤:转喜为悲 转喜生悲 (伤心难过:悲伤)
另见:伤心 难受 痛苦 哭 流泪 ☚ 悲伤 忧伤 ☛
亲戚 亲戚戚(戚串;戚属;瓜戚) 亲串 姻类 亲人,亲戚:亲(~爹;~兄弟) 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姻(姻亲;姻娅;姻亚;姻眷;姻懿;姻好;姻连;姻戚;姻昵;姻联;姻援;姻媛;姻媾;姻谊;戚姻;连姻) 通家 丝苓 亲娅 连娉 连亲 母系亲戚:外亲 外眷 家中女眷的亲戚:内亲 家乡的亲戚:阎亲 同乡亲戚:乡戚 最亲近的亲戚:至亲 至戚 周亲 懿亲昵属 亲懿 懿戚 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体亲 骨肉至亲 至亲骨肉 血统关系较近的亲戚:近亲 近戚 昵亲旁尊 有血缘关系的近亲:血(~缘) 关系密切的亲戚,近亲:密亲 密戚 血统关系较远的亲戚:远亲 远派 远戚末亲 末姻 有交往的亲戚:通亲 多年的亲戚:老亲(~旧邻) 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干亲 关系疏远的亲戚:葭莩之亲 葭莩之末 葭莩之类 莩肺之亲 贫穷的亲戚:穷亲(穷亲戚;~泼故) 草鞋亲 各种亲戚:三亲六眷 三亲六戚 三亲四眷 五亲六眷 四姻九戚 所有亲戚:内亲外戚 诸亲六眷 七姑八姨 为数不多的几个亲戚:三亲俩戚 众多亲戚:十亲九眷 远近的亲戚、邻居:远亲近邻 远近所有的亲戚:远门近枝 (限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戚)
另见:亲友 皇亲 婚姻 血缘 来往 亲近 友好 疏远 ☚ 亲戚 称亲戚 ☛ 戚鏚qī;cù仓历切,入锡。 ❶兵器,斧属。《礼记·明堂位》:“朱干,玉~。” ❷亲近,亲密。《孟子·梁惠王》:“卑踰尊,疏踰~。” ❸亲戚;亲信。见“世戚”。 ❹忧愁,悲哀。后作“慽”。《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心中不~。” ❺愤怒,愤恨。《礼记·檀弓》:“温斯~,~斯叹。” (二) 趋玉切,入烛。仓卒,急迫。《孔子家语·曲礼》:“周以~,吾从殷。” 〖戚〗 粵 cik1〔斥〕普 qī ❶ 古代一種像斧頭的兵器。許慎《說文解字》:「〜,戉也。」(戉【粵jyut6〔月〕普 yuè】:一種像斧頭的兵器。)韓非《韓非子.五蠹》:「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用於古不用於今也。」(干:古代一種兵器。) ❷ 專指母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所以去親〜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親~:父親和母親。) ❸ 指母親或妻子的親屬,有詞語「外戚」。《史記.佞幸列傳》:「衞青、霍去病亦以外~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❹ 泛指親屬。《孟子.公孫丑下》:「寡助之至,親~畔之。」 ❺ 悲痛,愁悶,不安。《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
戚古代兵器之一种。斧属。《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毛传以为戚小于钺,钺为大斧,戚为小斧。参见“钺”条。 戚满族宫廷舞具。外形如斧,用祭坛庙等武舞。 戚慼、慽qī❶亲戚。如:戚友。 ❷忧愁,悲伤。如:哀戚,休戚相关。 ❸古代像斧的兵器。《诗·大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毛传以为戚小于钺,钺为大斧,戚为小斧。 ❹古同“促”。 ❺姓。 戚[ ❷慼、慽]qīⅠ ❶ (亲戚) relative: 皇亲国 ~ relatives of an emperor; 外 ~ wife's or mother's relatives ❷ (忧愁; 悲哀) sorrow; woe: 哀 ~ sad; grief; deep sorrow; 休 ~ 相关 share joys and sorrows; share weal and woe ❸ (古代兵器) battle-axe, an ancient weapon ❹ (姓氏) a surname: ~ 继光 Qi Jiguang ◆戚戚 sorrowful; worried 戚axe 戚qī❶ 戚戚具尔
❷ 休戚相关|休戚与共|至戚世交
❹ 高朋故戚|同休共戚|王孙贵戚 戚戚,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斧鉞類武器,有齒。甲骨文第一、二字形是整體象形,其餘是局部象形,其中第三字形是横置式,第四、五字形是竪置式。金文前五字形皆爲象形,字形由輪廓和塊面到綫條,從隨形到方正。第六字形則是形聲字,从戈,尗聲。小篆从戊,尗 (shú)聲。“戚”的本義是斧鉞類武器,後世或增 “金”爲意符。文獻或用本義,或用親近、親密義,或用憂愁義。表示憂愁意義的字形後來增 “心”爲意符作 “慼”。“戚” 在卜辭中或用本義。銘文或用作氏族名。提示: 金文第七字形見《新見金文字編》,但也有學者釋 “殺”,并説或通“肅”,録之備考。 楚簡帛文作 ,第一字形从戈,“戈”左曲綫是鉞齒象形的遺留。第二字形增意符 “心”,當是 “慽”(慼)字。 戚慼;慽qī(11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只有在表示 “忧愁、悲伤”义时,“慼” “慽” 才是“戚” 的异体。表示 “亲近、亲属” “警惕、不安”等义和用于姓氏、古邑名时,“戚” 没有异体。小,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戚1qī11画 戈部 (1) 古代兵器,像斧: 干~|共工舞~。 (2) 亲属: ~友|亲~。 (3) 姓。
*戚2〔慽 慼〕qī忧愁;悲哀: 悲~|休~相关。 戚 ☚ 戉 我部 ☛ 戚慼慽qī西周晚期金文从戈,尗声(尗就是叔字的本字,隶楷加草头作菽)。声母演变如梢稍悄俏峭例,入声韵变略如醋籍、庶席、蹙又读cù例。《说文》形旁从戉(钺的本字。钺斧形,较大),说就是钺。不确。戚也是一种戈。戈是武器,动干戈使人忧愁,悲哀。戚有此义。如:休戚与共。组词如:忧戚。后又加竖心旁,中古作感,现都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休戚与共,引申为亲近。转为名词,亲戚,是因婚姻联成一些家属的关系。 戚慼★异◎常;慽★异◎异★常◎常
qī戚,甲骨文象形,象长柄兵器形;金文形声,从戈,尗(shū)声,小篆把意符改为戉(yuè)。本义为古代兵器,形状像斧,假借为忧愁、亲近、亲属、姓等。慼,形声,从心,戚声,忧愁。又作“慽”,由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异体字表》以“慼”“慽”为异体字。 【辨析】 ❶“戚”与“慼”“慽”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戚”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qī:嘁∣qì:槭∣cù:蹙。戚 *慼; 甲 金 篆 隶qī【析形】甲骨文字形为象形字,像一种古代斧钺类兵器之形。金文字形增声符尗。小篆字形从戉(钺),尗声。 【释义】《说文》:“戉也。”本义是一种古代斧钺类兵器,后来假借表示悲戚(这个意义又写作“慽”),又假借表示亲戚。作为兵器的本义另造“鏚”字表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In Oracle it is like a kind of weapon—— sway. It was adde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尗 in Bronze Inscriptions, while in Small Seal script the meaningful part is 戉(钺)(yuè, a weapon)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尗. 戚 ☚ 尗 戎 ☛ 00000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