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鬼针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鬼针草 【概况】: 异名 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萆药》),鬼骨针(《江苏植物药志》),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药》),刺儿鬼、鬼疾藜(《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闽东本草》),脱力草、小鬼针(《江苏药材志》),索人衣、一包针(《江西草药》),家脱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刺针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粘身草(《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婆婆针的全草。 原植物 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著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结合现在商品药材原植物,古今所用似为同一物。 形态 一年生草木。 茎直立,高30~120cm,下部略四棱,无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6cm;叶片长5~14cm,二回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状或菱状披针形,具1~2对缺刻或深裂,边缘有稀疏而不规则的粗齿,两面疏被柔毛。头状花序直径6~10mm,花序梗长1~5cm;总苞杯状,总苞片2层,外层总苞片宽线形,5~7枚,长2.5~5mm,被较密的短柔毛,内层总苞片椭圆形,长3.5~8mm,膜质,边缘黄色;托片狭披针形,长约5mm,果时可达12mm;舌状花1~3朵,不育,舌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5mm,顶端全缘或具2齿,黄色;中央管状花长约4.5mm,冠檐5齿裂,黄色。瘦果线形,略扁,具3~4棱,长12~18mm,宽约1mm,具瘤状突起及小刚毛,顶端芒刺3~4枚,稀2枚,长3~4mm,具倒刺毛。花期8~9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96页.图6405)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中国除西藏等地外,广泛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都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生长。 一般土壤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3~4月播种,按株行距26×33cm开穴直播,深1~2cm,每亩用种子0.5kg。播后覆细土或盖草木灰。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3~4株。 生长期中需用人畜粪水追肥1~2次。虫害有蚜虫,需及时喷射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采集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鉴别 茎近方形,幼茎有短柔毛,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茎顶常有扁平盘状花托,著生10余个呈针束状,有四棱的果实,有时带有头状花序。 气微,味淡。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化学】: 全草含生物碱、皂甙、鞣质[1]、挥发油、苦味质、胆碱[2]和黄酮甙[3]。 参考文献 [1] 江苏药材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429 [2] 中国经济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61∶985 [3] CA 1963;58∶7082h 【药理】: ❶ 抑菌作用 鬼针草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1]。 鬼针草水煎剂对堪萨斯分枝杆菌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5mg/ml[2]。鬼针草的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3]。 ❷ 降血脂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以鬼针草按7∶3的比例混合制成水浸膏(每100g生药出浸膏20g),对大白鼠ig给药20g生药/kg,连续5wk,无论是预防给药组,还是治疗给药组均有降低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作用;对大白鼠ip浸膏溶液6g生药/6ml或3g生药/6ml,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6%及86%,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乙酰水杨酸组(抑制率为40%)[4]。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53;2(2)∶312 [2] 微生物学通报 1989;16(3)∶153 [3] Medicinal and Poi5onous plant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2Ed.,Watt.JM,1962∶205 [4]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1)∶33 。【药性】:性味 ❶ 《本草拾遗》:“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 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蛟伤。 ❶ 《本草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刺针草75g,连钱草60g。水煎服。” ” ” 每次2~4ml,日1~2次。肌肉注射。 单方应用 ❶ 中医临床经验汇编(福建省中医研究所1960):“治阑尾炎:鬼针草干品15~30g(鲜品45g),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剂。” 5~15岁洗至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适当提高。” ” 日服1次,连服3次。 ” ” ⑿《江苏药材志》:“治四肢无力:脱力草60g。煎汤服。 ”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疖肿:刺针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2~3天后,外搽局部。” ⒁《福建民间草药》:“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 ⒂江西《草药手册》:“治痔疮:鬼针草15g。水煎服。 ” 食疗 ❶ 《闽东本草》:“治疟疾:鲜鬼针草200~350g。煎汤,加入鸡蛋1个,煎汤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