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农村金融zhanshi nongcun jinrongwartime village finance
战争时期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它是国家战时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战时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活动及农村金融机构在战时组织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
战时农村金融的基本任务:运用货币与信用等金融工具,融通农村资金,控制农村资金、货币的流量和流向,调节农村战时经济生活,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和物价,安定农村社会秩序,支持农业生产,特别是支持粮食生产,保证农业动员实施。同时,利用信用活动吸取农村闲散资金,为国家聚集财力,支援战争。搞好战时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对农业做为国家战时经济战略重点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战时农村金融业务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农村存款,发放农村信贷,发展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执行农村现金管理、办理农村转帐结算、调节农村货币流通和监督支付国家对国有农业企事业单位和乡村集体的各项财政拨款,代替国家发行各种战时债券,设立新的存储业务。
战时农村金融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战时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的特殊管理措施。受国家中央银行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以办理农村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或专业信贷部门为主导,开展业务活动。贯彻执行农村商品交换和货币有偿使用的原则。根据国家战时经济的需要,可以采取强制储蓄、义务储蓄、冻结存款和限制提取存款额等措施。
中国战时农村金融,是由中国农村的战时经济特点来决定,按照国家战时金融管制的要求,由战时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负责工作。中国农业银行受国家委托进行领导和管理,并发挥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体和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