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授予将臣兵权和调兵遣将的信物,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唐以后废除不用。史籍中有信陵君请魏王宠姬偷出虎符,夺得魏国大将晋鄙的兵权,击败秦军解赵国之围的记载。虎符大多用青铜铸成,通常铸成老虎形状,背部刻有铭文,分为左右两半。右半部留在皇帝或朝廷处,左半部在统掌兵权的将帅或地方官吏手中。遇有战事,需要调兵遣将时,皇帝便派使臣手执右半部虎符去军中,带兵将帅拿出左半部虎符相验证,如能合成严丝密缝的完整虎符,证明使臣确系皇帝所派,将帅就按使臣传达的命令调谴军队。此件虎符系战国时器物,用青铜铸成虎形,虎身刻有铭文,四肢微屈,作欲纵身前扑状。虎首前伸,张嘴怒目,神态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