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地质博物馆。在成都市十里店成都理工学院中心花园南侧教学大楼内。初名成都地质学院地质陈列馆,1960年始建,1962年9月正式开馆,1985年改名地质学院博物馆,1993年改为现名。馆藏品2万件。基本陈列: 中厅展出大型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和矿产制品,其中有钟乳状绿色石英晶簇、重158.5千克的隆昌铁镍陨石、珠穆朗玛峰顶花岗岩、南极绛红色条带状碧玉、北极前寒武纪变质岩肠状小褶皱、太平洋5000米深底菜花状锰结核以及身长仅10多厘米完整的胡氏贵州龙化石等珍稀标本。综合馆展出以恐龙为中心的脊椎动物化石群,有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具长22米、高3.5米 “合川马门溪龙”,长约3米的 “东方剑齿象” 门牙和 “大足重庆鱼” 化石等。7个专业陈列室各有特色,展示了相应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最新进展。全国独有的沉积相标志和沉积相模式两个陈列室,既对外展出,又是学院教学的实验室。1986年以来每年接待观众4万人次~5万人次。 |